行走佐敦的人

文章日期:2024年04月14日

【明報專訊】華豐大廈發生火警的早上,彌敦道佐敦一帶封路,出動了上卅的消防車又上廿的救護車,街坊出入一邊憶起多年前嘉利大廈的慘劇,一邊心裏默禱居民和消防員平安。之後幾天,死傷者的身分故事與現場目擊圖文並茂陸續出來,那些存在經年的惡習與防火安全隱患無所遁形,受災居民被問及「驚唔驚」,都異口同聲一句「驚!但都要住」,幾可成為表述香港劏房問題的一大「金句」。

新聞裏,又讀到不少行走佐敦每多仗義的人,在黑煙毒霧中閃爍人性光輝。專研劏房問題的學者黎苑姍經常行走佐敦有如巡視業務,銳利雙目將外牆上下左右掃視一遍,便可得出內裏住戶的梗概(但華豐大廈的實際情况還是超出她的預期),劏房住戶為了適應各種不利條件而必須作出的「居住勞動」。

香港的廢物處理問題也是經年未解決,垃圾徵費「先行先試」才剛啟動便引來不如擱置的熱議,胡嘉明老師與學生團隊想到全港30萬外傭本是不可多得的回收大軍,便想不如做一個調研去了解她們的想法。原來東南亞不少經濟發展中國家都已一定程度確立廢物回收處理的制度,不少傭工來港後卻不知道點樣幫手;擱置徵費的意見多自商界,擔憂導致經濟表現更加疲弱,剛好鄭思思捎來一個打氣故事,那個夜繽紛裏傳誦一時的燒賣大王,他講了兩件事,第一,主角其實不是燒賣是辣椒油;第二,自力更生有痛楚也有快樂。

迎接走塑,「打開垃圾」受惱火網民啟發,找來了一些不輕易溶解軟癱的替代餐具的配方,同時前瞻了回收這些餐具的可能。

(本網刊出的文章及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編者話˙黎佩芬

編輯•王翠麗

IG@sundaymingpao

sunday@mingpao.com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