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創航道:探索LBD 向台北小學取經

文章日期:2024年05月07日

【明報專訊】教育大同早前舉辦了台灣交流團,目的是讓參與的教育同工透過參觀3間台北實驗小學,探索發展LBD(learning by doing)的可能,達至「從心體驗,共學啟航」。

「台北市小實光實驗教育機構(小學部)」(簡稱小實光)、「台北市大安區和平實驗國民小學」(和平實小)與「台北市指南實驗國民小學」(指南實小)均位於台北,其中小實光屬私校,而位於台北市中心的和平實小,以及受大自然包圍的指南實小則為官校。由於學生背景、家長期望、獲得的資源等都不同,在推行LBD都各具特色。

官方推動實驗教育

台灣實驗學校能「名正言順」存在,是基於台灣教育部「為鼓勵教育創新,實施學校形態實驗教育,以保障人民學習及受教育權利,增加人民選擇教育方式與內容之機會,促進教育多元化發展」,於2014年教育部制訂「實驗教育三法」,「以落實教育基本法鼓勵政府及民間辦理教育實驗之精神」,不同性質的實驗學校獲官方認可及支持由上而下推動LBD課程。

儘管香港教育政策有別於台灣,但早於10多年前校本課程已盛行於小學,甚至有學校放棄教科書而自編教材,可見創新教學的發展空間。若真誠地希望每個學生都能被「看見」,學校願意按學生需要,以合適的步伐「雙向行車」,包括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並行;甚至學校互相交流「多線行車」推動LBD,應該還是可行的。

上課准自由走動 混齡課程學自主

小實光是私立教育機構,而和平實小作為實驗國小的始祖,沒太多傳統包袱,以主題式跨科課程實踐LBD,簡直是海闊天空任創新;指南實小則因應社會變遷尋求轉危為機,於是善用校本特色,設計大自然學習主題,同時平衡語文數理的學習,於早上課堂以分級分科模式上課,下午則作混齡跨科主題教學。

無論是教學環境,或分組安排等,3校均是為了協助學生多元成長,如和平實小同一課室兩班五年級分別上中文及數學堂,而沒影響彼此專注學習;小實光學生上課時坐姿自由,甚至獲准在課室自由行走,學生仍能把教師的話「聽入耳」;指南實小的混齡課程把全校學生分為「八大家族」,觀課那天就是由學長按能力為「家族後輩」安排當天的「闖關任務」,以增進「家人」感情。無論是學長製作或後輩參與,都是自我挑戰的學習。就觀察所見,活動期間,學長會即時檢討及自主解難,長幼之間亦彼此學習、相處融洽。

至於評估方面,以多元化質性評估為主,包括:觀察學習表現、學生口頭匯報與文字紀錄、過程中的嘗試與修訂紀錄等;教師常伴學生按情况給予支援,最後亦以文字回饋,讓不同潛質的學生都能被理解,跟隨自己的步伐及選擇學習,減低與人比較競爭意識。

如何推行LBD的彈性很大,最關鍵的還是教師的特質。誠如在分享中有台灣校長提出:「教師本身是一位享受學習的人嗎?他們能放手讓天生愛學習的孩子探索自己的喜好,給孩子多一點機會及空間嗎?」這些都值得同工反思。

文:范伊雯(教育大同學校同行者)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0期]

相關字詞﹕親子筆陣 感創航導 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