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母心切打爸爸 問題兒童 源自問題夫妻

文章日期:2016年04月25日

【明報專訊】孩子經常駁嘴,老是與爸爸對着幹,甚至拳頭相向。孩子有暴力傾向,爸媽擔心他會變成「問題兒童」,四出尋求治療。然而,有否想過孩子的「暴力」是來自家庭?

今時今日,年輕夫婦背負掙錢養家、供養長輩、養育子女的責任,壓力大至喘不過氣,難有心維繫夫妻、親子感情,遇上「雞毛蒜皮」事,即引發爭執。終日家嘈屋閉,小朋友見狀亦加入「戰團」。

當我們第一次閱讀到這個案例的介紹信時,得知家庭的主訴問題是三個孩子打父母的情况很嚴重,家庭充塞硝煙與衝突。這三個孩子最大的9歲,最小的才7歲,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打父母呢?直覺告訴我們,這個家庭的故事一定不止這麽簡單。

工作家事困擾 夫妻「無空間」

在家庭治療室中,我們第一次見到這個家庭。這是一個香港典型的雙職家庭,一對年輕夫婦早出晚歸工作,不僅養育三個讀小學的孩子,還要照顧年邁患病的父母,即使請保母照顧孩子們,仍讓二人疲於應對。最苦惱是三個孩子均被診斷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經常打架,甚至對父母拳頭相向;父親暴怒時會體罰孩子,之後卻很後悔;母親不斷地犧牲妥協以求家庭和睦,卻有抑鬱傾向;家庭瑣事緊緊糾纏,使得夫婦二人爭吵不斷、缺乏空間、壓抑卻不得解決。

在治療中我們發現,三個孩子並非對父母二人都有暴力行為,對母親非常照顧關心。他們雖然在一旁玩耍,但密切留意父母的一舉一動,當母親覺得父親支援不到她情緒的時候,這微妙的感受便被敏感的孩子們捕捉到了。他們會來到母親身邊,望着她或倚在她懷中抱着她。當父母爭執時,弟弟會用玩具氣球棒敲打父親的頭,嘴中不滿地嘟囔着罵爸爸,哥哥姊姊也撇着嘴說父親是「衰人」。

修補父母關係 孩子減少對抗

我們即時與家庭成員一起回顧剛剛發生的那一幕。父母才意識到,孩子的攻擊行為並不是衝動的個人問題,而是家庭關係的問題:孩子們想要保護母親,做母親的守護神,便用看似暴力的行為反擊對抗父親。

在治療師的協助下,夫婦兩人開始意識到他們的婚姻衝突與孩子行為互相影響。母親主動告訴孩子:「我希望你們不止做我的守護神,而是做我和爸爸的守護神。」夫婦對爭執的話題達成共識後,孩子們才漸漸地安心下來繼續玩耍。二人發現夫妻關係維持良好後,孩子們對父親的對抗行為明顯減少;並發現不可忽略與自己並肩作戰的伴侶,他們從彼此排憂解難的支持中,增加心靈上的能量。

在治療中,我們發現三個孩子安靜地在一旁玩耍,並非像描述的那樣失控。這對夫婦並不乏教養技巧,只是生活壓力使他們忘記自己的能力;只有在情緒放鬆精力充沛時,才能溫和地回應孩子的需要,將孩子們安置得妥妥貼貼。隨着多次的治療,這對夫婦逐漸意識到,要應對生活的壓力,首先要真誠地愛惜自己,然後豐盛大家的婚姻生活,才能更有智慧地教導子女。因為他們二人是在大學參加合唱團時相遇而相愛,所以決定重拾歌唱的樂趣來紓緩壓力。

在治療後期,當這對夫婦能夠從家庭關係的視角來看待孩子的行為問題,並有效地處理時,我們決定結束個案。在最後一次的治療中,父親與母親在沙發上聊天,弟弟上前倚在母親腳旁,妹妹坐在父親膝上玩耍,哥哥則在一旁安靜地看書。不一會,孩子們跑開了。父親輕輕撫着母親的長髮,關心地說:「希望你有時間留給自己,好好休息下。」不遠處,大兒子正帶着弟弟妹妹興致勃勃地在大畫紙上繪畫,設計屬於自己的「大富翁」遊戲。

在香港,既要教養三個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也要照顧年邁患病的父母、面對工作的要求,這對夫婦承受的各方壓力依舊存在。家庭治療只是協助他們找尋孩子打父親行為的處理方法,重拾夫婦自己的喜好,汲取能量,面對生活的挑戰。然而,親戚朋友的協助、學校老師的體諒、醫療和社會服務的支援 ,才是減低他們生活壓力的有效途徑。

文: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馬麗莊教授、博士學生司楊

編輯:屈曉彤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