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藝術及飲食歷史 Bompas & Parr多元餐飲體驗

文章日期:2017年01月11日

【明報專訊】不少朋友從事餐飲到會服務,有的主力官方機構,有的則是主力時裝潮流品牌。剛過了喜慶的聖誕與新年,少不了送舊迎新的派對場合,但大部分派對設計均與飲食無關;迎來的,都是那幾款香檳,那幾款食物,除了不時冠上品牌的標誌外,多少與品牌自身的特質相關?英國食物感官體驗組合Bompas & Parr,可能成為香港餐飲服務業的另類示範。

我們談食物,說的大都是味蕾刺激或造型,很少以大局的體驗出發。但上述兩種刺激,最終都是為了體驗。有了味道,沒了體驗,既局限了品牌利用食物傳意,亦限制了餐飲服務的可能性。按日本漫畫《首相閣下的料理人》中「每一道菜都可以傳意」的理論,假若我是大學校長,我可能會提議食物及營養學系與巿場策略/心理學/設計系合辦一個結合食物與創意的課程,讓餐飲成為品牌策略的一部分。

適量引經據典 留下深刻印象

首次接觸到Bompas & Parr,是參與What Design Can Do設計活動的一個Breakout Session,當時留下深刻印象,是因為工作坊中的一個「歷史參考」例子。當時,他安排了一杯用上士多啤梨、香檳及乙醚調製而成的雞尾酒。工作坊以What Design Can Do for Drugs為主題,討論現時被用作麻醉藥物但在19世紀中期於上流社會派對用作雞尾酒成分的乙醚,如何輕量使用在今時今日的食物體驗中。Bompas & Parr二人組之一的Sam Bompas,讓人明白到如何適量地引經據典,以讓人對享用食物有更深刻的體驗。

與Sam Bompas見面,第一個留意到的細節是其公事包上的一句「Food on all fours」,是他們為Mercedes Benz設計的一個企劃口號。「我喜歡這句話中帶點厭惡的感覺。句子只是將食物與性放在一起,沒有更深層的意義,但帶點挑釁性,所以我將之放在我的公事包之上,讓這句的兩個關鍵字能留於見面者的腦海中。」眼前的Sam Bompas說,並帶出他們如何從微小處入手建立品牌。

從啫喱製作轉型至餐飲到會

Bompas & Parr的成立時期不算長,卻在短時間內於非全球主流菜系國家的英國崛起,成為全球聞名的食物體驗組合。「我們約在8年前成團,本身是一個以啫喱起家的組合。但因為啫喱製作面對的問題,我們慢慢演變為餐飲到會服務,並主力於活動建築(Event Architecture)層面,讓人享受以食物為本的活動體驗及設計服務。有這個轉型,是因我與拍檔Harry Parr能為人帶來『史詩式冒險』及『人生最高時刻』的體驗。我們的成功處是控制活動不同範疇,由請柬設計到大褸寄存,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當中的重要性,是每項細節均影響到大家會否留下美好的記憶」。

有這種掌控心態,全因為Bompas & Parr在轉型過程中面對過不同客戶,如品牌Sony,又或是藝術機構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等,均曾面對很多難題。「我們對他們的回應,均以say yes為本。雖然我們有不少專業人士,但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我們所想般顯而易見。每當我們要走出安全地帶,當然會有不安感,這亦是有趣之處,讓我們在純粹的到會服務外躍身到整個活動的企劃。當中不變的是我們如何為身體營造刺激,讓身體成為體驗的媒介。當然我們會涉獵設計,但我們設計的原因不是因為美感,而是如何營造環境與客人互動,讓人恍如置身舞台劇中。有這種發展是因為Parr的背景來自建築,而我則是政治公關。我們都喜愛閱讀,特別是歷史。我們不是米芝蓮三星廚師,所以我們是以我們所知的設計手法,締造感官體驗,在特定環境中作出人意表的動作」。

發展藝術事業 辦有趣展覽

除了商業部分外,Bompas & Parr亦有藝術方面的發展,如於2015年10月開設了British Museum of Food,舉辦不少有趣展覽,如以英國餐牌為主題的《The British Menu Archive》,又或是聲音如何影響味覺的《Choco-Phonica》,都是以新奇有趣的方法呈現味覺體驗。「我們亦與世界各大食品品牌合作。我們的設計不能改變食物味道,但能讓食物更添美味。當我們將不同學科的知識應用到食物範疇,能以另一個角度反映食物可能性。」這種不流於商業的多元發展,該是Bompas & Parr讓各個部分互相補足從而成功的地方。

文、圖﹕Dawn Hung(www.sedimento.co)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梁致德

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