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藝術與科技結合

文章日期:2017年03月22日

【明報專訊】活在數碼世代,藝術世界最大的改變是藝術與科技不再以二元方式各自發展,而是將兩者結合看看有何發展。除了在形式及常規上作突破,今屆Art Basel香港版本亦有不少與高科技掛鈎的節目及作品,讓人窺探藝術與科技結合後的可能性。

當中由Art Basel與亞洲藝術文獻庫合辦的《Nonny de la Pena﹕通道——林和路上一堵牆的命運》,是能呈現當中結合的案例。本身是虛擬實境新聞學(Immersive Journalism)代表的Nonny de la Pena,取材自亞洲藝術文獻庫的庫藏,重新演繹駐紐約中國藝術家林一林的1995年行為藝術作品《安全渡過林和路》。Nonny de la Pena利用浸入式虛擬現實體驗,重塑1990年代的廣州,讓參加者以第一身代入林一林的角度,體驗路邊藝術家的角色。

以3D立體繪畫App創作

此外,Art Basel亦與Google Arts & Culture合辦「虛擬領域 | 藝術家的Tilt Brush體驗」藝術項目,展示一系列由國際知名藝術家包括boychild、曹斐、Robin Rhode、孫遜和楊泳梁,利用3D立體繪畫應用程式創作的作品。參觀者可以體驗藝術家們首次以Tilt Brush 3D立體繪畫應用程式,創作五件虛擬實境作品,各具藝術家的自身文化特質。當中,以Robin Rhode以1990年代早期的BMW E30車款為靈感的作品Gusheshe(2017年)最叫人期待。

展覽期間,亦有不少與科技相關的討論及藝術電影。如與巴塞爾藝術展對話(Conversations)講座系列中的「虛擬領域﹕藝術家Tilt Brush體驗」,倫敦Google Arts & Culture項目經理Freya Murray與藝術家討論在虛擬實境中創作的可能性,以及虛擬工具如何啟發創作。與此同時,亦可以與創辦於2001年的日本跨學科藝術團體teamLab廣及藝術、科技及科學範疇的作品體系作對照。藝術電影《光影現場》方面,則有讓人深入思考科技本身與其過程中的美麗和奇妙的短片《數據、算法之外》。

實驗性作為藝術本身的其中一種特質,如科技結合的作品,未必能迎合每個人所好。但宏觀地看,兩個極端磨合是必經階段,不論是好是壞均是藝術史的重要一頁,而今屆Art Basel的上述項目,亦是一看發展進程的機會。 

文﹕Dawn Hung

圖﹕HK Art Basel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副刊時尚特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