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63)針灸、拔罐初體驗

文章日期:2017年04月17日

【明報專訊】「陳院長,我已於你的頸背施了十一針,然後再使用拔罐。相信再多四至五次療程,你頸痛的情况應該會有明顯改善。」這是醫學院一位資深的中醫教授給我訂定的治療方案。

雖然我一向注重運動及飲食,但卻忽略了頸部的健康。和許多都市人一樣,我長時間對着電腦熒幕,就連空閒時間也繼續做「低頭一族」,成為手機的奴隸。其實長期把頭和頸固定着這樣的姿勢,會導致頸部嚴重勞損。日常運動着重手腳及胸腹的鍛煉,卻忽略了頸部活動,不少都市人都患上慢性頸梗膊痛,我把這問題稱之為「低頭一族病」。

我這個「醫生病人」也是能醫不自醫。頸痛的問題已困擾着我兩年多了。我經常以工作繁忙為藉口,沒有定期接受物理治療。直至最近三個月,頸痛的情况轉壞,我才定期見物理治療師。可能我的肩膊肌肉長期收緊,物理治療只能短暫地減輕我的不適。

於是我決定雙管齊下,一於來個「中西結合」,以針灸配合物理治療。其實也稱不上什麼中西協作,只是自己安排上午接受針灸,下午接受物理治療而已。

針灸治痛症 多數據支持

我以往從沒試過針灸,只是醫學上有相當多的數據支持以針灸治療痛症。第一次被施針的經驗很特別,由於施針於頸背上,所以我看不見整個過程,只是在下針的剎那有少許疼痛,不到一秒,痛的感覺便消失了。有些部位的感覺很奇妙,下針後頸痛的區域會轉移至其他位置,那種感覺轉移並不似是刺激神經線所引致的,當時我有一種紓緩的感覺。現代針灸術加上電針,在針上通過小量電流,據說特別適合治療痛症。對我來說,那二十分鐘的電針令我頸部肌肉隨着電流大小跳動,是一種很鬆弛的感受,幸好我沒有嗅到燒焦的味道!

想不到施針後便隨即施行拔罐。據我所知,關於拔罐的科學研究相對較少,自問對它的成效也半信半疑。只是那位資深的醫師安慰我,聲稱不會用火焰的拔罐方法,所以不用擔心灼傷皮膚。在好奇心驅使下,我也嘗試這種另類的止痛療法。整個過程我的頸背皮肉完全被抽緊,感覺好像有一個巨人(Hulk)用他的巨手執着我的頸項,令我動彈不得。

針灸加拔罐有效嗎?從病人的感受來說,我的頸梗膊痛的確紓緩了不少。究竟有多少是傳統療法的奧妙,抑或是另類治療的安慰劑作用?我不能就此妄下判斷。但肯定的是防患未然,藉此希望各位「低頭一族」和我一起從此注重頸部健康。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圖:陳家亮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