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方式到生命方式

文章日期:2017年04月20日

【明報專訊】上周末復活節期間到廣州方所書店參加老同事舉辦的講座,主題為未來生活方式的創想,我身為其中一位講者,也要做功課準備,怎知道就在準備的過程中,給我悟出了過去十年自己一直追求的,是由生活方式蛻變出來的生命方式。

其實生活方式的英文原型lifestyle一詞,除了可解作生活方式,也可以直接翻譯為生命方式吧?而這兩種說法的微妙分別,正好要來形容我自己生活方式的變化。

簡單的說,40歲之前,lifestyle對我來說,是外在的,是形而下的,是具象的,是時尚,是虛榮,是對世界的好奇心。是身上穿的衣服;是專門找來喝的單一麥芽威士忌;是家裏一定得擺放的設計師家具;是出外要開的某一架車。其實便是如何透過物質去感受生活,呈現生活,解釋生活。

40歲後 了解生命內在層面

然而到了40歲左右,我迎來一種反思反省式的體驗,對lifestyle的看法有了很大甚至相反的改變。40歲之後,lifestyle對我來說,是內在的,是形而上的,是抽象的,是永恆,是實在,是對自己的一切的好奇心。我由之前終日追求外在形式的人,慢慢變成渴求了解內在真相的人,生活的方式由生活慢慢移到生命的層面,有某種想要看透生命本質的欲望。

而這一切的底因,便源於身體的呼喚。因為在40歲之後,身體開始出現一些疼痛,於是便開始尋找解決疼痛的方法。看醫生,一時三刻有效,但往往不久後又會重來。所以開始自己找書看,漸漸便接觸到《黃帝內經》,對中醫學有了一些感悟,之後便一直看下去。

而因為疼痛並沒有停息,於是很自然便專門找一些有療癒指導作用的文章來看,然後便接觸到拉筋,開頭的時候很疼,但漸漸拉出成績,身體一些疼痛開始消失,這讓我一直拉下去,同時間也拉出了我對大自然的種種嚮往。

與身體大自然溝通

到此我是完全信服了中醫學,以至之後接觸的一切自然養生之道。我了解到,自己一直沒有和自己的身體好好溝通,從拉筋開始,我感覺身體感覺到我和它溝通的決心(因為真的很疼,但我依然能夠堅持),它也開始比較能原諒我之前四十多年完全沒有理會它感受的生活方式。

然後我也了解到,人本來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身體本身就是一個有機的擁有自己生態的生物,它就是一個小自然!我和它溝通,就是和自然溝通,漸漸溝通多了,我知道我更要和大自然好好的溝通。回歸自然,其實不單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如何看待生命的價值觀,我很慶幸我可以擺脫生活方式的框框,以探索生命本質的態度,看待生活。

文﹕Peter Wong

圖:資料圖片

peterwong@magazinep.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Colu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