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父母」監控抑鬱兒 愛你變成束縛你

文章日期:2017年05月16日

【明報專訊】「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即使子女身體健康、學有所成,父母仍然擔心孩子吃不飽、穿不暖;如果孩子有長期病患,父母更加憂慮。

然而,父母若對孩子生活處處干預,不懂放手,只會令孩子過度依賴,缺乏自信、自立的能力。

直指有病 「干涉」作息生活

現年25歲的阿健,在20歲的時候被精神科醫生診斷患有抑鬱症,自此阿健的家人對他的生活處處「干涉」。在父母的角度來看是關心阿健,但有時阿健想自己上街,父母擔心所以不准。如果阿健對自己的生活「擅自」做任何決定,父母均會不高興。每當阿健與父母意見不合時,父母便指他有「精神病」, 沒有能力自己做決定,並否決阿健的看法或所提出的要求。

因為父母親不給予獨立的空間,阿健有很多埋怨,漸漸地,他不想和父母有太多互動。另一方面,父母因為阿健減少與他們互動,以為阿健的抑鬱症變得更嚴重,變得更加想要干涉他的生活,並嚴格監督他的生活。父母為阿健訂定了每日的日常作息時間表,要求阿健遵守。若阿健沒有做到,父母則不斷在阿健身旁叨念。漸漸地,阿健因為被父母強力干涉和保護,自主能力愈來愈退化,並慢慢開始相信自己因為「精神病」 而沒有自主能力,並對生活愈來愈失去動力。

失自主失動力 惡性循環

很多人對精神病患者的印象是「瘋狂」、「沒有自主能力」、「有暴力傾向」 和「無法做判斷」,因此擔心和這個族群接觸,並認為這個族群是需要被「監督」或「監護」。事實上,大多數有精神疾病的人並不如一般社會大眾所想像的。

精神疾病當中最普遍的是抑鬱症和焦慮症,有這兩種症狀的人,完全有行為自主和判斷的能力,並且沒有暴力傾向。很多患者接受精神衛生服務並在他人的關心和支持下,也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的。即使是有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或躁鬱症的人,也可以有正常的社會和職業功能。在美國南加州大學有一名法律系教授,雖有精神分裂症的病史,但依然能夠勝任他的工作,並有幸福的婚姻。筆者也認識幾名有躁鬱症的大學教授,他們均有非常高的學術成就、美好的家庭及和諧的社交關係。

與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互動,雖然建議多給予他們支持和關心,但毋須特別強調他們的疾病,反而是要尊重和信任他們。父母或家人過度的保護或干預,會使他們沒有機會去做跟其他人一樣的事情,因而慢慢失去自主的生活能力。如果在互動之中,一再貼上「精神疾病」的標籤,也會影響這些病人對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他們也會以為自己是沒有能力,而失去了生活的自信心。最後,他們的各方面功能退化或生活過度依賴,不一定是因為病徵的影響,反而是因為被「剝奪」了獨立自主機會的結果。過度的保護與干預,也可能導致病人感到缺乏被信任和尊重,最後造成家人之間的關係緊張或衝突。

文:張瀞文(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林信君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