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服務自己

文章日期:2017年08月17日

【明報專訊】上星期寫過暑假搭火車遊歐洲城市實在寫意,除了比搭飛機廉宜,更可完全避開了出入機場帶來的各項無形壓力,這些壓力來自北歐社會的一套「自己服務自己」模式。

香港國際機場實屬世界級數,配套服務資訊都一流,在機場check-in,準時排隊、遞上護照機票便行,過關後有時間仲可以食碗雲吞麵,出門第一步容易保證輕鬆自如。

消費者不是「大晒」

「服務」一詞在北歐的演繹大有不同。北歐社會對於服務觀念,遠遠不及亞洲。消費者不是大晒,除了付出金錢,往往要兼顧其他濕碎工夫。例如平日去咖啡館甚至吃午餐,大部分都採用快餐店式﹕排隊點餐、即席付款、再等食物、然後找空位或回座位坐下吃。香港快餐店時有職員清理枱面,北歐餐廳用完午餐,隨時要自己收拾好,把餐盤放上架。不少咖啡館常常得一至兩個員工在櫃面一腳踢,客人點完餐,員工收完錢就轉身整咖啡取蛋糕,根本來不及清理餐桌。來北歐旅行已經消費指數高,如果期待會享用亞洲式的貼身服務,一定會失望。

自行結帳 信任顧客

這種「自己服務自己」的模式深入北歐生活。我平日往超市,先自行刷會員卡取條碼閱讀器,邊買餸邊逐一「咇機」,將貨品一一入帳,自行放入自備好的購物袋中。蔬菜水果等先要自行磅重,把售價貼紙貼在蘋果生菜上兼「咇機」入帳。餘此類推,買完後在電腦前用會員卡加信用卡算帳,搞完一輪就把重累累的購物車推出去停車場、抬上車、開車回家、抬下車再搬入屋。

這種自行結帳法在瑞典算是行得通,是對顧客的信任,據講瑞典人一般都很老實。超市間中會抽樣檢查,大約每十次購物便有一次。付帳時熒幕會顯示信息,然後就有員工上前在購物袋中隨意「咇」幾件貨物驗證。

自行check-in 未過關已一額汗

DIY精神在瑞典無孔不入,瑞典人想遊埠,習慣用格價網站找機票,自行訂購並打印。近年瑞典機場大事採用自行check-in櫃位,大公司如北歐航空公司航班亦然。一家人拖着行李,在離境大堂人來人往的環境下,對着電腦按部就班check-in,先核對所有乘客資料、打印好登機證和行李條碼帶、貼好在行李箱上、再拖篋去擲行李櫃位處排隊,然後自己將行李箱放上輸送帶、並「咇機」登記條碼。以上整個過程無人駕駛、撲來撲去、自生自滅的感覺,對於要兼顧身邊年幼孩子的家庭來說,還未過關已經一額汗。

歐洲各地機場的出入境檢查,亦愈來愈令人自覺是敵人身分。我城機場明明細小,但對敏感物質的檢查尤為緊張,會用紙條掃在閣下手提行李內大小物件兼你的皮膚上攝取樣本,在機器上現場測試。暑假時我在德國漢堡機場更首次經歷人體檢查/攝影機,整個人踏進一個先進外形的圓柱筒內,站定並高舉雙手,圓柱外殼轉動一周,無事者,禮成。

文:周游

jauyau@gmail.com, wordwordword.wordpress.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Colu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