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代精神:為什麼打機停不了手?

文章日期:2017年09月04日

【明報專訊】「打機」總是開始時候容易,而難度彷彿總是因應我們不斷進步的技巧而提升,永遠不會有獨孤求敗的一天。

跌入「升級」陷阱 時間感扭曲

根據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於1975年發表的「心流理論」,當人從事某項活動時,注意力聚焦在極狹窄的範圍內,對該活動擁有極強操控感,覺得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即為進入了「心流狀態」。感覺可能幾小時有如轉瞬間般流轉,又或是幾秒鐘卻像永恆般漫長。那是因為限制了記憶和注意力,無關的想法和感覺被排除,令時間感扭曲。亦因專注力完全集中而無法分配到其他思想或感覺,心中許多原本的憂慮也頃刻消失,這種令人暫時忘憂、充滿愉悅的境界,會產生內在的滿足感,並覺得自尊心得到提升,自信也因此而加強。

砸手機戒Game?

程式員在設計遊戲時,就是講求難度盡量和大多數玩家的能力平衡,便能吸引玩家全神貫注投入其中,使玩家更容易達「心流狀態」。如果遊戲難度太高,玩家便會產生焦慮和厭惡;反之遊戲太容易,玩家亦會感到沉悶和乏味,脫離「心流」。程式的設計,正正就是要維持這種微妙平衡,令玩家不斷練習甚至課金,供應不斷提升的挑戰以維持持續的平衡,令玩家產生不斷獲得「心流」經驗的期望。

識破遊戲設計者的陷阱,我們如何才能掌控時間放下遊戲呢?

一、要有意識地控制打機時間。一刀切的「斬手指戒賭」往往適得其反,加上沒多少人會為戒玩而砸破手機,極其量只是uninstall,不出兩天又重裝。人生在世反正需要娛樂,不如好好培養自制能力﹕玩的時候利用工具設定時限,例如設個鬧鐘,強制熄機reboot,冷卻手機之餘亦冷卻心情,在等待重啟之時便可以脫離「心流」,想想有什麼事情更重要,避免一直沉迷。

二、根據「心流理論」,當心理壓力大於需求和滿足感時,玩家會產生焦慮而退出遊戲。因此,大家大可去搜尋一些神級玩家的遊戲視頻,當感覺自己望塵莫及,相信更容易一笑置之,放下對遊戲的執念。

非職業玩家其實並不需要那麼認真,只要不影響正常生活,玩得開心便足夠。人生來便有對抗束縛的基因,只要意識到程式員透過遊戲將想法加諸自己身上,我們便能明白遊戲中有着和現實生活一樣大的壓力,繼而會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大家在投入打機之時,應保持頭腦清晰,思考一下當下追逐的點數成就,是否只是一些無謂的甜頭,中了程式員拖延我們花於遊戲時間的詭計?只要平日多反思,自然更容易抽離。

文﹕傅子健(精神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