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竹片一雙手 紮出蒸籠生命力

文章日期:2015年03月27日

【明報專訊】濕潤的空氣滋養萬物,喚醒沉睡的大地,春天的腳步愈走愈近。那個初春的上午,記者走進德昌森記,霧水撲臉,傳來一陣清幽氣息,在擺滿竹蒸籠的店子裏,猶如身處青葱竹林。疊得正高的蒸籠散發着竹片原始的清香,提醒着我們,這些巧手製作的蒸籠,每一個都有生命,每一個都如此獨特。

製作竹蒸籠這門手藝流傳逾百年,來到2015年,在西港島線快全面開通之際,香港就只剩下德昌森記,默默留在西營盤,由年過五旬的林氏兄弟守住這門古老手藝。

「我還在念書時,英語字典連蒸籠這詞也沒有,steamer只解作汽船。至十多年前,才加入bamboo steamer一詞,解作竹蒸籠。」德昌森記第五代、負責人林應鴻說。他今年五十多歲,自小到前舖後居的工場「混」,見證行業轉變,對竹蒸籠又愛又恨。

中國熱、移民潮 帶動生意

他愛竹蒸籠,因竹蒸籠歷史悠久,在廣東地區廣泛應用上百年,時至近代,仍不時掀起新風潮。他舉例說,70年代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掀起一片中國熱,不少海外百貨引入竹蒸籠等中國風產品。加上80年代出現移民潮,不少港人移民歐美,經營茶樓酒家為生,也有把一整個貨櫃的德昌森記蒸籠帶到海外,老店的名聲揚威國際,叫林應鴻非常自豪。

然而,21世紀仍經營「手作仔」生意的,一方面要努力守住傳統,另一方面又要思考如何避免遭市場淘汰。「我們這些手作仔生意,志在有飯開,一旦被淘汰,還如何搵食?」家中排行老二的林應鴻,八十年代中學畢業後便隨大哥到店內幫手,初出茅廬便遇到金屬蒸籠的小風暴。「當年飲食業曾興起金屬蒸籠,有酒家嘗試以之取代竹蒸籠,後來發現金屬蒸籠與點心味道不太配合,金屬熱潮一瞬即逝,竹蒸籠才倖存下來。」

只容得下一粒燒賣的蒸籠

幸好,潮流暫時站在他們一方。隨着中國飲食文化流行起來,很多外國人也愛上吃點心,對竹蒸籠並不陌生。現時店內零售生意主要來自外地遊客或居港外國人,「他們看見蒸籠便嚷着叉燒包,特別喜歡買竹蒸籠作手信」。近年甚至有外國客人訂製直徑只有6至8厘米的迷你蒸籠,這尺寸僅僅可放一粒燒賣,他們訂來只是作擺放飾物,或婚嫁回禮之用。

站在潮流風眼位置,林應鴻卻顯得無奈。「我們只是工匠,只懂工藝而不懂創意,迷你蒸籠對我們來說確是新潮玩意。」製作迷你、三角形、方形蒸籠,與他們從父親、祖父那裏學到的,完全是兩碼子事。背負老爸老師傅的教誨,他們確需要多一點時間,思考如何在傳統框架下創新,這門百年「手作仔」生意該如何經營下去。

德昌森記是老字號,老店歷史要從林應鴻的高祖父說起,當時林氏於農村製作竹蒸籠起家,後來生意愈來愈旺,林氏一家便搬到廣州市經營蒸籠生意,至四十年代末中國解放,林家舉家逃難來港,落戶當時華人聚居的西營盤。「以前西營盤有大批華人聚居,勞動人口集中,加上對外交通不便,帶動區內經濟蓬勃,我們製造蒸籠之餘,也兼賣山貨,就是竹掃帚、竹鑊鏟、竹筲箕、椰衣掃帚之類雜貨,後來這些產品逐漸被市場淘汰,就只有竹蒸籠,一直未被淘汰。」

竹蒸籠一直是德昌森記的靈魂,甚至主宰了老店命運起伏。老店以批發蒸籠為主,扎根西區六十多年,不少區內老主顧一幫襯便是四五十年。除了茶居叁去壹,不少大型連鎖酒家、酒店中菜廳亦是向她取貨。即使價錢較內地蒸籠貴一倍,仍不愁生意,全因林氏兄弟傳承了父親對靚蒸籠的堅持。「做蒸籠不可倚賴機器,一定要靠人手感應。現在懂得把一塊竹片製成蒸籠的,恐怕全香港就只有我、大哥和爸爸。」老店自80年代起把工序北移,現時部分工序交由內地師傅負責,運來港後由他和大哥林植鴻加工裝嵌,堅持人手為主,機器為輔。

厚薄批削屈 考師傅手藝

「要製作靚蒸籠,便要確保蒸籠各組件厚薄均一,這樣蒸籠才會耐用。」林應鴻指要達到此效果,便得看工匠手藝﹕「開皮」(削去外層竹皮)時,如竹皮略厚,便要用力一點削走更多部分,相反如竹皮較薄,便要輕力一點。每一下批、削也考驗師傅的手勢,而製作外圈或內膽時,便要按竹的厚薄而量力屈曲,「厚的部分需用力一點屈至軟身,薄身的則不能過分用力,否則容易爆裂」。

至於原料,德昌森記多年來皆採用華南地區的竹,「華南地區如廣東、廣西多雨,竹的生產速度快,平均兩三年便長成。竹皮需泡一晚水至軟身,才可用以製作蒸籠。因浸過的竹會變得堅韌、軟身,較容易屈曲」。然而泡過水的竹有水氣,完成製作後,又要晾乾兩三天散掉水氣,以免發霉,正因如此,店內不能安裝冷氣,炎夏日子不好過。然而,最難捱的不是炎夏的高溫,而是時代的挑戰。

對於時代的挑戰,林應鴻看得很開,幾乎豁出去的說﹕「如果有天塑膠蒸籠全然取代竹蒸籠,那也無辦法,便退休光榮結業吧。」他口裏這樣說,心裏其實還着緊,想趕上時代的步伐。去年有連鎖酒家推出塑膠蒸籠,尚屬試驗階段,市場反應不明,林應鴻已急不及待主動出擊,四出詢問市場意見,「現在都是機器年代,手作仔還哪有經營下去的空間?也許有天我會投資塑膠蒸籠,時代怎樣變,我們也只能跟着走」。說罷,他收起給我們示範看的古老「拉鑽」,回復老店日常運作。

收起古老,還是抹不走歷史的痕迹,如何把歷史與時代結合,是時代給德昌森記的功課。

◆德昌森記蒸籠

地址﹕西環西邊街12號地下

查詢﹕2548 8201

註﹕周日休息

編輯/王芷倫

美術/SIUKI

文:張艾渟

圖:胡景禧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