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生活﹕港男打破禁忌 織造泰雅故事

文章日期:2016年11月27日

【明報專訊】婆婆說,二百年前繭五郎莫名其妙放了一場大火,燒光了一切,留下的只有口嚼酒、祭祀的舞和結繩的方法,由宮水神社的巫女一代代去承接︰「結繩也是神的活,時間流動的體現,聚在一起、成型、扭曲、纏繞,有時又還原、斷裂,再次連接。」

那是新海誠動畫《你的名字》的楔子,宮水一家在虛構的系守町中編織神與人的連結,現實中,台灣苗栗泰安鄉的象鼻部落,被現代遺落的泰雅族人,也在經線與緯紗之間交織一族人的傳承。

泰雅流傳:男人不能碰織布機

「泰雅族傳統中,織布也和時間、祖先有關,他們一族沒有文字,布上的花紋和圖案便是唯一的傳承。」

六年前,十八歲的香港少年阿豆,在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畢業後,一個人跑到他們山中的部落,一住便是三年,由採麻捻線開始,學習原本不外傳的織布技術︰「在有點『哀』的情况之下才收我的,因為她有很多禁忌不想打破嘛。」

阿豆的老師尤瑪.達陸,一半泰雅族、一半漢人血統,第一次見面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和他商量一旦收他做學生有可能觸犯的禁忌。泰雅族忌諱甚多,比如一族流傳,男的打獵,女的織布,男人不能碰織布機,否則會帶來厄運,族中獨門秘技也不能傳給女兒,因為女生外嫁,只能教媳婦,所以兒子不結婚,便會失傳,「她覺得傳統的意義要跟最原始的方向去走,但同時又在經歷的是,根本沒有人想去學,反而有一個外人走進來」。

「織圓」傳承生命觀

部落中只有小學,小孩長大後出外升學,在高樓和便利簇擁之下,沒有幾多個願意回來,年輕時的尤瑪也是其中之一,她大學畢業後在台中的的工藝編織館任職,因工作需要,開始尋找自己一族的資料時,才驚訝自己身為泰雅族人,對於族中引以自豪的染織技藝所知不多,尤其日治時代,台府禁止泰雅族織布,令族人的傳承出現了數十年的真空,於是她毅然回到部落,組織起族中婦女成立「野桐工坊」,又四出作田野考察,蒐集散佚各地的紀錄,希望重塑日漸消弭的泰雅族文化。

泰雅族人視生命為一道循環,在人間經歷過生老病死,經過彩虹橋回到祖靈地,連結出一個又一個的「圓」,所以織布又是在「織圓」,編織作者的生命,是以泰雅族的編織工藝,其實又是族人生命觀的傳承,當中的重量,令到尤瑪在思忖如何結合現代和傳統之上駐足不前︰「比如從前外人不可以入村的,但她讓我入村,因為覺得要步向現代化,但又怕讓一個外人進來學手藝,帶出去會變成一件好現代的事,傳統便會失傳。」

越過傳統、現代界線

山上三年,阿豆和族人的磨合,除了體現於有時他們會向茹素的他,送上「山珍」如代表「尊重」的飛鼠、猴子、蝙蝠湯等,主要還是與老師尤瑪在傳統和現代的界線上的分歧︰「設計碗碗碟碟,她會以很原住民的角度,覺得個杯一定要有個圖騰,但我一個外人其實read唔到,我會覺得你可以改變那個杯的形狀,或賦予它一些意義,而不是單純加上圖騰,其實是一些衝擊來的,我們經常會有摩擦。」不怕給老師趕下山?「不怕,我在這間學校(兆基創意書院)時也是這樣 (笑)。」

最後的成品仍然是一個傳統的杯的形狀,惟尤瑪卻在圖案上悄悄讓步︰「比如她放在杯上的圖案,本身是節慶才可以用,又比如剛才我給你看那個頸巾上結婚的圖案,平時只限於織在嫁衣上,所以她已經放開了一些事情,在創新和傳統之間,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尤瑪知道如果不作某程度上的妥協,為泰雅族的織品經濟找一條出路,珍視的傳統終會泯滅在現代化之中,尤其她後來獲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頒發「人間國寶」的授銜,多了一重官方身分,責任更大;她本身覺得英文不重要,但和阿豆相處日久,香港人說話中英夾雜,想到學習英文有助和世界交流,於是自己上網學習。「她又開始接受用不同的材料,比如用印花布,將圖案直接印在布料上表達祝福。」

印花布縱受現代人歡迎,卻難免失去了工藝上的意義︰「沒有人手織布的內心世界,因為織布的過程,是在編織祝福和愛。」泰雅族中,女孩為自己織嫁衣,也為愛人織新郎服,每一幅布料上也會有「眼」的圖案,代表祖靈對後代的看顧,「接收的人真的會感受到」。

手織感覺 指間的悸動

學成回港,阿豆希望繼續推廣手織技術,近年香港手作工作坊大行其道,阿豆也有開班︰「小朋友好簡單,織完會好開心,但大人只會純粹是當一個活動,或織完後影相放上IG……他們純粹覺得好奇、想接觸一下,但沒有想到過程是否能表達到心意。」

像回到高中年代,女朋友會為男朋友織件頸巾,那種純粹的表達,他希望來學習織布的人,也能憶起線和布捻在指頭之間的悸動︰「如我們經常說『手感』,其實便是用手織出來的感覺。」

第八屆九龍城書節

《糸品.繪織》編織文化藝術體驗工作坊

日期:

12月3日(六)

12月4日(日)

時間:

下午12:00至1:30

1:30至3:00

4:00至5:30

5:30至7:00

地點:

兆基創意書院307工作室

報名詳情:j.mp/kraptr_weaving

文﹕梁仲禮

圖﹕馮凱健、受訪者提供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