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田農家走到頂級食桌 平凡蘿蔔 巧手烹調鄉情味

文章日期:2017年01月13日

【明報專訊】我一直相信,最庶民的食材,即使外表樸質,卻最是擁有歷史的深度。蘿蔔是其中一種,根據美國藍燈書屋的The Random House Book of Vegetables描述,蘿蔔在公元前2780年,已經作為古埃及人建築金字塔時充飢的食物。蘇東坡雖曾戲言,蘿蔔跟粗鹽、白飯同為窮人「三白」,但無可否認,它卻是古往今來撐起國民胃納的粗菜。儘管粗生,但熟透的它剔透玲瓏,直直映照出農民及廚子的心思。

即摘即享 最新鮮遲水蘿蔔

傳統智慧都經得起考驗。「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雖然蘿蔔一年四季皆有,但以冬天吃最合時,跟日本人在土用丑日吃鰻魚、韓國人在三伏天吃參雞湯進補如出一轍。根據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因為冬天陽氣向內收藏,胃中煩熱,故主張吃蘿蔔清解積熱。

最天然新鮮的蘿蔔,不能到街市覓尋,要花點腳骨力,從錦上路西鐵站穿越崎嶇石徑,15分鐘後到達四排石村,便是一片豁然開朗的遼闊田園風光。已種菜48年的農民囍姐,喜孜孜對我說:「你來得正是時候,蘿蔔頭開始破土而出了!」我和攝影師四下環顧,只見椰菜、劍蘭、五代同堂茄等,還在尋覓蘿蔔芳蹤之際,囍姐已轉身赤腳走下田,將茂密的蘿蔔葉撥開,利索地拔起一條長似手臂的蘿蔔說﹕「這些遲水蘿蔔,我在農曆九月重陽過後播種,一種便是八行,耙鬆泥土便破土而出。今年天氣凍得遲、暖得快,原以為比舊年差,怎料現在看來也不錯呢!」

這些在陽光底下閃耀的蘿蔔,都是從囍姐家鄉東莞帶來,只以有機的花生麩作肥料,碧梗狗牙葉,肥碩脆嫩,用指頭用力揑,表皮還微微滲出汁液。囍姐續解釋,蘿蔔有早水及遲水之分。早水蘿蔔因纖幼像耙犁上的利齒,是故又名「耙齒蘿蔔」,有甘甜肉細的特點,適合連蘿蔔葉一同煲湯;而她每年種植的遲水蘿蔔,雖然相比下較淡味,蘿蔔葉也苦澀,但勝在可塑性高。她邊說邊帶我參觀家中後園的柴火爐﹕「除了燜肉滾湯,我每年都會用柴火做蘿蔔糕,五斤蘿蔔加一斤粉,另撒一把蝦米、臘腸、臘肉等,便是兩底糕。不過現在都只做給鄰里熟客。」

鹽醃再曬 鹹菜脯佐粥一流

至於剩下的蘿蔔,她便笑言,要趁它們未開花、變成「花心蘿蔔」前快快拔起,做成鹹菜脯,「簡單連皮切,加鹽醃,再曬三四天便成,佐粥或炒菜都是一流!」依賴雨水、土地恩澤存活的農民,從來都絲毫不浪費。我把囍姐的蘿蔔帶回家炒肉,晶瑩而真摯,清甜質樸風味叫人雋永難忘。

■囍姐菜檔

地址﹕錦田四排石村橋頭(錦上路西鐵站B出口走15分鐘)

備註﹕逢周六、日下午兩點擺檔,賣完即止

文:郭悠悠

圖:黃志東、楊柏賢

編輯﹕王翠麗

food@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飲食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