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導賞﹕歷史教師教社會——Holocaust不可再 但須(香港也)記載

文章日期:2017年02月26日

【明報專訊】我在學校的合約延續過兩次,今年是第三年。

2016年9月,我有幸接手一班高中選修歷史科的學生,在開學時跟他們說:「我非常渴望和你們一起學習和探索,你們將會學習20世紀的世界,而我則學習如何教好歷史。」

學期不經不覺過了一半,課堂裏的二戰便踏入尾聲,似乎20世紀的一半也過去了。

歷史概念:The Holocaust

以祭祀之名屠殺

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期間,納粹德國對猶太人施行的種族屠殺,在人類歷史中的英語世界以「The Holocaust」一詞作記認——這詞語源於希臘文holokauston一詞,是由希伯來文翻譯而來,意思本指「以燃燒來向上帝作獻祭」(burnt sacrifice)。具體而言,德國政權的屠殺計劃,是將猶太人運送至集中營(concentration camps)或滅絕營(extermination camps)——這些營地往往不為群眾所知,而且遠離德國本土,如一般人所聽聞的奧斯威辛集中營便位於波蘭南部,在當時屬於納粹德國侵略所得的領土。被運送至集中營的猶太人,經過折磨被殺害後,士兵會集合屍體,再用一把火燃燒殆盡。當時德國政權指稱這政策是對「猶太人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final solution to the Jewish question),而歷史結果卻是有約600萬猶太人因此而喪生。

歷史背景:納粹反猶太主義

希特勒 小卒誓雪恥

希特勒(1889-1945)在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期間,上前線作戰,在軍階上只算是無名小卒的他有了對戰爭的真實經驗。後來因德國宣布投降,並由威瑪共和政府的代表於巴黎和會上簽署《凡爾賽條約》,這在希特勒眼中被視為喪權辱國的行為,激發了他的野心。在其日後名著《我的奮鬥》(Mein Kampf)中,他早於1920年代中便清楚寫下要清除所有猶太人的思想,原因是他認定猶太人是一個邪惡的種族,而且有野心想要統治全世界。植根於宗教上的反猶太思想(猶太人傳統信仰的猶太教,與歐陸主流的基督教思想有明顯差異),到政治上的反猶太政策(一些猶太人在當時德國社會掌握經濟資源,而偏偏德國在一戰後承受巨大經濟難關),希特勒在大權在握時更提升至消除猶太人種族的想法(racial annihilation)。

反猶陰謀 立法開幕

在1933年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取得政府執政權,至1939年德國發動入侵波蘭,即二戰展開之前,德國逐步將少數的猶太人推至社會的邊緣地位,如:取消猶太人的公務員資格、限制猶太兒童接受官方教育、沒收並燒毁所有與反猶太思想不符的出版物,在1935年政府通過立法——《紐倫堡法案》(Nuremberg Laws),在當時被稱為「帝國公民法」(Law of the Reich Citizen),此法案宣布剝奪所有猶太人作為德國公民的政治權利,禁止猶太人與非猶太人戀愛及通婚,並授權進行對猶太人實施種族隔離的政策。

討論歷史:看一手史料

歷史對人類而言,就像一條不曾停止流動的河,而它同時永遠是當代社會的產物——在每個年代往往呈現不一樣的詮釋,因此每一個研讀歷史的個人,首要的先決條件是帶着懷疑的眼光去審視人們的不同說法,但若然從叩問事實真相的角度出發,則必須考慮到歷史見證者(historical witnesses)的親身紀錄,即歷史學中所謂的「一手歷史資料」(primary sources)。

他見證:希特勒創奇蹟

記者出身的德國作家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註:1938年哈夫納改名換姓,與猶太裔未婚妻移居英國,直至戰後1950年代才重回故國),在其《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回顧德意志國》一書中,如此回憶寫道:「這種事情我們本來想都不敢想。那個人卻可以把任何事情都做成功。他是上帝派來的使者。」

對於當時大多數德國民眾而言,希特勒上台帶來的改革讓群眾感到納粹統治令國家走出一戰後的陰霾,從民族主義的角度看是重振昔日聲威。就國內而言,國家經濟從1929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大衰退(Great Depression)中復蘇,紓緩數以百萬計德國人的失業問題,人們生活改善,社會穩定。從國外而言,德國則成功在國際外交上得到英法等國的妥協讓步,令其在對外擴張上實現與奧地利合併,又取得鄰國捷克的領土,再次擴展德意志國的邊界。如此一來,國內極少數猶太人的基本權利或利益,便成為了群眾忽視的命題。人們沉醉於個人生活的改善,而對國家由上而下的政策表示容忍或無視,但歷史告訴我們:沉默的群眾往往是一個社會沉淪的起點。

他見證:我變成動物

至於曾經歷集中營生活的猶太人倖存者,又如何看待這段歷史?美國密歇根大學建立的一個歷史檔案庫(The Voice/Vision Holocaust Survivor Oral History Archive)曾於1994年發表「為什麼他們發聲」(Why They Speak)的訪問片段,記錄了倖存者的心聲。其中一位這樣說:「……我變成了只是一隻動物。我成為了一種動物、次等的人類——當你不能與人交談,不能得到餵食,不容許一種正常人的生活……」

另一位說:「雖然曾抵受這些痛苦經驗,但我活下來了。可是他們卻無法存活下去了。」

後來時代 感受可追

我們作為時代的後來者,斷不可能完全體會他們的切身感受,但從簡短的句子中,不難感受到這種滅絕人性的恐怖。故此,任何人在公眾面前以此作為比喻,去形容在當下感到受壓迫的情緒(且不論這種感受是否合理或公道),絕對是不能夠接受的行為——若因無知而犯錯,的確應該給予寬恕,但至少有關人士應為這種愚昧的行為向公眾道歉。

歷史反思:時事為鏡 照港歷史教育

Holocaust與南京大屠殺

「The Holocaust」一詞在華語世界中,至今卻仍然未有一個公認而統一的中文翻譯。這情况在一般人眼中或者會認為並不重要,但事實上從英文「Genocide」一詞翻譯過來的「種族滅絕」,並不足以象徵或反映這場人類現代歷史中絕無僅有的屠殺事件。相對而言,在官方歷史教育的論述中,二戰期間日軍侵華時發生的南京大屠殺(Nanking Massacre),是所有中小學生耳熟能詳的史事——筆者憶起當年在課室裏聽着中史科老師講授時:30萬人的數字、日軍以殘殺我國同胞為樂的「百人斬」報道的新聞等,至今仍歷歷在目。

課本空白造社會荒謬

但是,筆者翻查由教育局審訂和認可的高中歷史科教科書,在其教學簡報中卻只有簡單一句:「納粹德國在戰爭中實施種族滅絕,屠殺近600萬猶太人」,而印刷版的課本仍未有明顯記載這段史事。

一篇文章不可能詳述今天社會面對歷史教育的貧乏和群眾對歷史觀念的空白,但若社會輿論對於個別人士極度無知而愚昧的言行,只是報以嘲諷或仇視,亦不理解外國傳媒和外交使節對此事的回應,則我們仍未能就此對歷史作出真切的反省。缺乏歷史知識會導致薄弱的歷史意識,而一個人的歷史意識將會影響他的言語行為——社會上發生的種種荒謬,正是源於精神貧乏。

德國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曾言:「當一個地方有人焚燒書籍,最終他將會燒掉那裏的人。」

我的回答是:「當一個地方有人忽視對歷史的認知,最終他們將會引火自焚。」

參考資料來源:哈夫納著、周全譯:《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回顧德意志國》

(Von Bismarck zu Hitler: Ein Rückblick)

The Voice/Vision Holocaust Survivor Oral History Archive

(網上連結:http://holocaust.umd.umich.edu/

《大英百科全書》

文﹕張往(中學歷史科教師、教育工作關注組成員)

圖﹕網上圖片

編輯﹕何敏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