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s of Seeing﹕包浩斯關我事?

文章日期:2017年03月12日

【明報專訊】二月尾由藝術家Oskar Schlemmer設計與編舞的包浩斯(Bauhaus)作品The Triadic Ballet來香港演出,其近乎藝術雕塑般的舞衣,除了前衞,還是一種現代實驗精神!其實包浩斯與我們生活的關係相近,香港的包浩斯風格建築物無處不在,不少更是重要的公共建築物和住宅,它們對建構我們的城市面貌影響甚深,卻經常被誤會或遺忘。

建築是城市歷史的一部分,同時也見證了不同年代思潮、藝術發展。香港城市自開埠以來,經歷了一百七十多年,從維多利亞年代、戰後、現代主義至二十世紀都市化,城市中混雜了不同風格建築,也可說是一座建築博物館。「香港隨處都有不同年代的特色風格建築,光在中環走一回即可以點出不同特色設計,當中的現代主義代表包浩斯建築更是無處不在。」在一月的分享講座上香港大學建築學系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博士,帶來豐富的歷史資料分享,由傳統古典建築、現代主義、包浩斯思潮至建築師Le Corbusier的作品,解釋包浩斯精神對香港都市面貌的影響。

簡約帶來舒適耐用

我們經常提到的簡約,目的是達到舒適和耐用的作用。為了擺脫昔日古典主義的傳統和裝飾性,包浩斯提倡Form Follows Function,以用家為本,從功能出發設計,運用簡單的結構和線條建構空間,包括住宅、公共設施、城市規劃。1927年建築師Le Corbusier在Vers Une Architecture (Towards An Architecture)格言中提出「 A house is a machine for living in」,設計強調空間開放性、流動的光線、大窗,舒適的家具等,由此我們可以在香港找到不少包浩斯建築例子,如中環郵政總局、大會堂、愛丁堡廣場、牛頭角下邨、美孚新邨、舊中區政府合署西座……

風格服務大眾

雖然香港處處是包浩斯建築,卻容易將中環街市等摩登流線(Streamline Moderne)建築,誤認為包浩斯風格。中環街市建於1939年,由工務署設計,採用1930年尾至1950年代香港時興的風格,包括流線形簷篷、弧形欄杆。包浩斯建築特點之一,不只是功能、美學,還有社會作用。李浩然博士說:「香港的五、六十年代建築物,均用上當時盛行的現代主義,一方面解決城市規劃、居住空間需要,另一方面也為城市帶來不少重要的公共空間,具備服務大眾的社會功能。如中央郵政局、大會堂除了成為中環地標,其設計更以郵政、文化事務為主,有讓大眾使用的花園、圖書館、大堂、表演場地等,以親民、易達為目標,跟昔日古典主義建築在於展示權力和政治地位,兩者比較大有不同。例如牛下與Le Corbusier的法國城市公寓形式相近,大樓單位多,重視居民日常需要和流動性。我真的好奇,如果Le Corbusier有機會來香港看看的話,他會有什麼想法?」

Online Bauhaus Archive

www.harvardartmuseums.org/tour/the-bauhaus/

作者簡介﹕Ire Tsui (巧詩)

獨立藝術、設計生活編輯,Talking Hands研究工作室發起人,hellotalkinghands@mail.com

圖﹕巧詩、網上圖片

編輯﹕蔡康琪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