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瑪珊 投身生態教育 樂見野孩子

文章日期:2017年04月18日

【明報專訊】蜻蜓的翅膀剔透玲瓏,有些蜻蜓還能在空中飄行30秒,秘訣在於流線形的翅膀。可是,「珊博士」卻親眼看過小孩以為蜻蜓是玩具,一瓣一瓣地拔掉翅膀。

就是這些原因,她選擇生態教育工作,暫時打消前往英國當研究員的念頭。張瑪珊,80後,孩子都叫她「珊博士」,珊博士有問必答,但她心裏卻有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都說寄望下一代關愛大自然,若我們沒教好下一代,又如何叫他們承接厚望呢?

「地球唔等得啦!」

「乜地球識講廣東話咩?」

「識㗎,你關心佢,地球就聽到啊!」

珊博士對孩子,有問必答,她說,無論科學、生態和人情,至今未遇過答不到的問題。也因為地球唔等得啦,教育下一代最迫切,於是她選擇留在香港。

棄英博物館佳職 留守香港

張瑪珊(Michelle),人稱珊博士,是科大海洋環境科學哲學博士,也曾在港大當研究員, 2008年才二十多歲便獲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邀請去當研究員,那時確實掙扎去或留,2017年的珊博士回憶當年決定,笑說﹕「若跑去這麼大間museum工作,確是好威啊!對啊!就是大堂有條巨大恐龍骨那所倫敦Natural History Museum,以前其實是擺放了鯨魚骨的,現在收起了。」

不去歐洲博物館,去了香港非牟利小組織——「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 當科學事務經理,她卻發現﹕「上天安排很奇妙,我當時想後生盡量做多些教育工作,將來再回去做研究員,怎料我現在的工作不只是設計教育項目,帶孩子工作坊,也有研究啊,例如濕地生態研究等。」

這真是應驗了她母親的話。「阿媽說﹕是龍的就會在天上飛,是蛇的就會在地上爬。」Michelle母親在她念中五那年走了﹕「她患癌病走的,才40多歲,她影響我很深,她讓我們去捉蟲,也讓我們去繪畫,現在一些家長為孩子畫定起跑線,令孩子很忙,但如何界定哪一條起跑線才是對的呢?我的童年很快樂,我便覺得要讓小朋友與大自然一起成長。」

她小時曾立志當野生生物攝影師,大學卻迷上紅樹林小海馬,在研究紅樹林時,在鹹淡水交界處發現海馬,實屬罕見,我們都以為海馬居於珊瑚礁內。

小時愛到公園發掘小生物

至今她仍和家人住在公屋,人家說香港是石屎森林,在公屋附近公園玩泥沙玩大的Michelle,卻天天在黃大仙一帶的公園有大發現,今天是摩士公園的一條南美洲蜴蜥,昨天是公屋樓下公園水邊的小蝌蚪,前天是路邊葉上的金絲貓……「我是城市野孩子,我覺得孩子應該是這樣探索世界﹕摸樹木,看昆蟲,應是這樣長大的。我選擇留在香港,也因為大學開放日時見到不少不可思議的學生,他們對大自然所知一塌糊塗,例如會問我八爪魚和魷魚怎麼分?」

「我有個朋友,BB才18個月大,就要帶去意大利旅行,說讓BB擁有兒時的記憶,他真的可以記得意大利嗎?為什麼不在本地公園給孩子基本的生活常識?」

八爪魚和魷魚怎麼分?希望大人讀者也不至於要上網查吧!

還有,她身邊朋友的孩子也有類似問題﹕「好像有些見了昆蟲,就大叫好驚啊!另一些不害怕的,卻不知蜻蜓是什麼,以為是玩具。我童年的小朋友,都不是這樣子。」

珊博士有一兄二妹,小時候每逢假日,一家六口便去公園玩,遊遍港九新界大小公園,爸爸和叔叔在地盤工作,常在雜草蔓生的工地抓到可愛的竹節蟲、糞金龜(一種甲蟲,又名牛屎龜)和金絲貓,都會帶回家給孩子看,家人還買了動物圖鑑書,給孩子對照,而哥哥就是小小珊博士的啟蒙老師。哥哥熱中看蟲捉蝌蚪,爸媽都放心他帶着妹妹去捉蟲。不過,他們也有頑皮事,Michelle說﹕「小時不知道有些事不對,例如我們曾經把孔雀魚染成藍色,用來做實驗,後來才知不對。」雖然整天抓蟲,一家孩子讀書成績卻很棒, 因為他們對知識滿懷熱情。哥哥今天是文青,當生態書籍編輯;Michelle中學時生物科極好,順利進入大學。

她說最終選擇了生態教育,當中學到的東西是躲在實驗室裏學不到的﹕「好像我看到孩子的成長,這是做research時看不到的。以前做research,對着死物,有時覺得自己夠勁,一個人搞掂,就躲起來數星期做實驗等一個成果。現在的我,思考有溫度、有耐性了,懂得與人合作。」

教育下一代,成果有快有慢。「我們的中心,常有免費課程給基層家庭的小朋友,他們當中有些是資優的,但家人只看到孩子是豬頭骨,看不到優秀的一面,你要引導小朋友發現自己的方向。好像有個不停問問題、搞東搞西的資優小男生,上了數次我們的興趣班,開始對生態產生濃厚興趣,為了可以繼續發掘下去、繼續做實驗,他不僅學會守規矩,還主動幫忙。」

抑鬱少年覓路向 感欣喜

是什麼實驗,令調皮的孩子專注呢?聽珊博士說,確是幾好玩!

「好像現時香港咖啡店流行的蝶豆花藍色咖啡,當中的蝶豆花含有花青素,是一種天然藍色素,我們就會給孩子做實驗,把蛋白加進蝶豆花,變成藍色蛋白。」又好像地質課講解的「方解石」,紋理形成是平行四邊形,珊博士讓孩子排隊拿着槌仔﹕「來,一槌就明,無論怎槌,就是方塊結晶啊!東平洲頁岩之間的大塊石頭也是方解石,但東平洲是大塊的。」跟着小朋友就會打開知識寶庫﹕什麼是頁岩?東平洲在哪裏?

「看着孩子改變,很有滿足感。但我們不能一竹竿打一船人,有些香港孩子不僅不怕大自然生物,知識還很豐富,好像有一個少年,來參加課程,他在學校受到很大壓力,曾患抑鬱症,也有讀寫障礙,學校卻不相信,但當他參加我們的課程後,對海洋生態產生很大興趣,我們看着他成長,找到自己的方向,現在他已在外國的大學念海洋生物學。」

痛心本地珊瑚群受污染

參與生態教育已踏入第八年,問珊博士是喜是悲?她說很開心看到小朋友成長,但有時對香港人也會失望﹕「香港人只認為外國好,不貼地,那又怎知香港地上有什麼?一個地方無聊不無聊,是自己去發掘的。香港有山有水,天上有麻鷹,海裏有珊瑚。」

最後,珊博士分享了一次感受很深的故事。「數年前,我到往灣洲潛水,令我很震撼。」她看到什麼呢?你只要打開地圖,就知往灣洲有多漂亮,它是香港東北部島嶼,在印洲塘範圍之內,擁有很大片的珊瑚群落,它們卻在數年前因污染而遭受侵蝕,不少已爛掉。她吐一口氣,語重心長說﹕「香港人要珍惜啊!香港人太不了解香港了,說人家好,但不代表我們不好啊!放下自己的固執,不要站在旺角,就把香港這地方看成只有石屎森林,硬要說這地方什麼也沒有。」

最後,珊博士也考考大家,紫心番薯若泡在水中,化出藍色的水,是什麼回事呢?其實是因為紫薯含有花青素。

■Profile

張瑪珊(Michelle),80後生態及麻鷹專家, 科大海洋環境科學哲學博士;自稱「城市野孩子」,自小立志為大自然服務,對生物充滿無限好奇,迷上閱讀生物圖鑑及觀察生物。曾獲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邀請擔任研究員,但她希望擁抱兒時夢想,以教育為己任,決定留在香港,現為「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科學事務經理。著有《親子樂悠遊——香港10大郊遊路線》。

■港人與鷹為鄰 仰首見英姿

在香港這座人口密度極高的城市,鷹的密度可謂全球第一,每年冬季都有約800隻鷹來港過冬,而在本港長居的鷹更加有近300隻。雖然舉目常看到這種猛禽鄰居,但港人對牠們卻所知甚少。以下是張瑪珊給我們介紹長居於香港的鷹。

◆(A)中文名稱﹕麻鷹

英文名稱﹕Black Kite

學名﹕Milvus migrans

體長﹕60至70cm

翼展﹕155至165cm

生境﹕林地、市區

麻鷹是香港最常見的一種猛禽,「麻鷹」也成為港人對鷹的統稱,大家平常於市區看見的猛禽有很大機會都是麻鷹。麻鷹十分容易辨認,褐色的身體,像魚尾開叉的尾部,加上翅膀上的白腕斑及看像手指的六支分叉羽毛,都是分辨牠們的好方法。

◆(B)中文名稱﹕白腹海鵰

英文名稱﹕White-bellied Sea Eagle

學名﹕Haliaeetus leucogaster

體長﹕70至85cm

翼展﹕180至220cm

生境﹕海岸

白腹海鵰是香港其中一種最大型的猛禽,屬於留鳥,是長居於本港的原居民。外形獨特,成鳥的頭、胸及尾部皆為白色,而翅膀則是黑色。由於牠們需要的獵食範圍相當大,所以白腹海鵰於香港的數量其實十分稀少。

◆(C)中文名稱﹕蛇鵰

英文名稱﹕Crested Serpent Eagle

學名﹕Spilornis cheela

體長﹕65至75cm

翼展﹕150至170cm

生境﹕林地、平原

蛇鵰是一種大型的猛禽,和前兩種猛禽一樣,同樣是本港的留鳥,其背面和後頸為黑褐色,在樹上休息時,頭上有明顯的冠羽,在台灣又名「大冠鷲」。飛行時可見尾巴和翼下後緣為黑色,並有一條白色橫帶。蛇鵰以蛇為食,但亦會捕捉蜥蜴等其他爬蟲類。

自2007年起,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每年均會與其他機構合辦「香港麻鷹節」以增加大眾對麻鷹的認識。另外中心還推出一個別開生面的「香港麻鷹普查」App,讓市民參與收集麻鷹數據,了解麻鷹在本港的情况。詳情可瀏覽以下網址﹕bit.ly/2oGr5MT

文:一心

圖:受訪者提供

編輯:沈燕媚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非常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