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作曲家也是遊戲玩家 楊嘉輝不願「流連」音樂廳

文章日期:2017年04月19日

【明報專訊】藝術家楊嘉輝有一對敏銳的耳朵,善於從尋常生活的風景與人事中,尋找一切可以用來作曲的聲音。自小愛玩遊戲機,及後師承電子音樂先驅Paul Lansky的他,早已期待創作「不止在音樂廳中演奏」、與別不同的音樂。

他曾經將麥克風黏貼在香港與深圳兩座城市邊境的鐵絲網上,用長達兩年的時間收錄那裏風吹雨淋的聲響;他還曾沿着新界郊野的醉酒灣防線行走,在二戰時的防空洞中錄下自己現場演唱的粵語歌謠《在森林和原野》。風聲、水聲和唱歌聲這些看似尋常、少被人留意的聲音,統統成為楊嘉輝的創作素材。他借用科技手段,將這些聲響穿插、組合或交疊在一起,以回應諸如「身分」和「權力」等嚴肅的社會及文化議題。

音樂細胞來自「好奇心」

「我也說不清自己的音樂細胞從哪裏來。」這位將於今年5月代表香港參與威尼斯視藝雙年展的作曲家兼多媒體藝術家告訴我﹕「或許是我比較有好奇心吧。」

楊嘉輝的父母那一代從福建搬來香港。與很多閩地(福建)移民一樣,他小時候與家人一道住在北角。爸爸開旅行社,媽媽曾在收音機廠上班。童年及少年時代的楊嘉輝,常常在家中聽收音機播放的粵語老歌。周末,他通常隨家人外出吃飯,也不時去住處附近的新光戲院看戲。

直到現在,楊嘉輝都記得當年北角車來人往的喧鬧。叮叮車的聲響、街市買菜人的吆喝聲,以及戲院裏人聲與器樂的交響,合力拼湊起他的往昔記憶。那時的他雖說日日與樣貌不同、高低各異的聲響相處,卻對演奏樂器這件事情並不擅長。像很多香港中產家庭長大的小孩一樣,他先學低音大提琴,又學鋼琴,可他一早就知道自己並不是有天分的演奏家。後來,他去澳洲讀中學,快要畢業時打算考入音樂系主修演奏,竟被考官婉拒,說他不適合表演,更適合作曲。

不工作時就是打機

本科畢業時,楊嘉輝拿到哲學、性別研究和音樂三主修的文學士,而他回到香港大學念碩士的時候,選了作曲專業。可他又偏偏不願當一名中規中矩的古典音樂作曲家,不想只是用筆在五線譜上寫作交響曲或協奏曲。或許因為自小愛玩遊戲機,他迷上電子音樂,期待某天寫出一些「不止在音樂廳中演奏」的音樂。

他的那些天馬行空的想像,在他考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作曲博士的那些年裏,一一得到實現。楊嘉輝直言在美國讀書的那些年,眼界開闊了,發覺「世界愈來愈大」。他沒有去注重技巧的傳統音樂學府如茱莉亞或寇蒂斯進修,而是選擇科技意味濃郁的普林斯頓作曲系、跟隨二十世紀電子音樂先驅Paul Lansky學習,或許注定了他將在未來走上與別不同、充滿創意與挑戰的道路。

「你問我不工作的時候做什麼?通常就是打機喇。」既然楊嘉輝身兼作曲家與資深遊戲玩家雙重身分,創作作品時自然有意無意地尋找二者之間的關聯。

楊嘉輝的老師Paul Lansky曾以C語言寫作音樂程式。楊嘉輝受他影響,加之讀書時身邊圍攏了一群熱中於科技與音樂互動的作曲人,他曾經嘗試過親手寫遊戲程式,在2009年為管弦樂團和Game Boy遊戲機寫了一首實驗作品,又透過拼接電腦板,敲出貝多芬的作品。楊嘉輝直言作曲家的作品如同「自己的子女一般」,其樣貌與風格每每能反映出作曲家最本真的性情。

他不會限制自己作品的走向,通常任由它們生長發展,並自在流淌。音樂創作及演奏中即興的、「有機的」效果,恰恰是他心目中音樂頗具魅力的地方。

畫畫記錄各地鐘聲顏色

博士畢業回港後,楊嘉輝在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任教。每每聽到身邊有同學問「這樣做可以嗎?」,他就忍不住反問「有什麼不可以呢?」。所幸,他所在的學院怪人也不少,學生中也有很多像他這樣不願給自己設限的音樂人。2013年的西九文化區「自由野」戶外音樂節現場,楊嘉輝與一班城大的碩士及博士課程樂手合組手提電腦交響樂團,以手提電腦、語音界面和無線揚聲器演奏樂曲,還為樂團取了一個酷勁十足的名字「電器公司」。兩年前,他獲一藝術基金資助,周遊11個國家,足迹遍佈世界五個大洲,尋找並記錄各地的鐘聲,並將他聽到的聲響畫在紙面上。有些鐘聲是綠色的,有些是黃色。

「不是從美術學院畢業的學生,未必不可以畫畫。」楊嘉輝說。

辭教職當全職藝術家

最近幾年,楊嘉輝獲得的國際獎項多起來,類似上述「周遊列國」創作的機會也多起來,他於是動了轉作全職藝術家的念頭。「這件事情我考慮了兩年多。」楊嘉輝知道香港這座城市電子音樂的發展並不如澳洲及美國蓬勃,也知道在這座分秒必爭的高效率城市裏,要想從心所欲地創作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還是辭了城市大學的教職。「有時候我們總是考慮,再考慮,總是無法做決定,而時間也就在這樣的拖延中過去了。」

如今的楊嘉輝,在新界葵興一幢工廠大廈租了工作間,面積大約三百平方呎,租金每月六千元。每天早上,他大約八點多離開紅磡家中,先在工作室樓下的茶餐廳吃早餐,九時上樓準時開工。他一向是早睡早起的人,轉作全職藝術家後也並未打破已有的工作與生活習慣,依舊像一名普通上班族那樣,朝九晚六,返工放工。返工時,回覆工作郵件,創作,整理作品目錄,偶爾借工作室的空間舉辦工作坊與分享會,事事都要自己打理;放工後,看書,打機,「沒什麼特別」。

他並不是愛熱鬧的那類人,話也不多。雖然他告訴我,自己盡量將工作與生活分開來,但我知道,這位能聽出鐘聲顏色的藝術家,從自然與市井中尋找靈感的創作者,從來都不是悶在室內創作、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那類人。

「你那麼喜歡打機,會否對科技的興趣多過對人的興趣?」我問。

「當然不會。」他答。

威尼斯雙年展作品 探討香港賑災歌

楊嘉輝研究倫敦地鐵系統如何透過播放古典音樂類的背景聲音,「溫和地」驅趕躲在月台過夜的流浪漢;他將在今年5月威尼斯視藝雙年展中展出的作品,則與植根於港人集體回憶中的賑災歌與募捐歌有關。

「我們如今透過YouTube看當年賑災歌的MTV,會覺得『不合時宜』。這種『不合時宜』的感覺,究竟從哪裏來?」楊嘉輝的好奇心又來了,他想透過文件檢索、資料蒐集及聲音裝置作品的創作,分析如今觀眾對於1980年代流行歌曲的既有認知究竟如何養成,而這一「認知養成」的背後,又如何受到社會及文化情形的影響。

原來,這位一直努力尋找、採集並創造聲響的藝術家,最關心的不是聲音,而是人。 

■Profile

楊嘉輝

生於1979年的香港藝術家、作曲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子音樂及作曲博士,受過專業的跨文化及跨媒介作曲訓練,通過音樂的不同元素,例如音節、音調、節奏和迴聲等,檢視戰爭和身分等文化與歷史議題。曾參加世界不同地區藝術節,並獲得多個獎項,包括2015年寶馬藝術之旅獎項、香港藝術發展局年度最佳藝術家獎(2013)、奧地利媒體藝術節電子藝術大獎(2012)和彭博新一代藝術獎(2007)。曾在世界各地舉辦個展,包括香港歌德學院和廣島市現代美術館。群展包括了悉尼的4A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sian Art、西雅圖Center on Contemporary Art、首爾的Arko Art Center、瑞士的Kunsthalle Winterthur和英國曼徹斯特亞洲三年展等等。獲選代表香港參加2017年第57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

文﹕李夢

圖﹕劉焌陶、受訪者提供

編輯﹕梁小玲

美術﹕明報美術組

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Peopl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