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青:「煙煙霧霧」中看何藩

文章日期:2017年05月26日

【明報專訊】以拍攝五六十年代香港街頭享譽國際的攝影大師何藩去年逝世,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六月將展出他超過三十幅手洗攝影原作。何藩的作品備受國際肯定,曾獲封「世界攝影十傑」,今次展品除了攝影作品,亦展出攝影師所用的Rolleiflex f3.5雙鏡頭相機,以及早於一九五九年出版的文集《街頭攝影叢談》。

「異國情趣」耳

何藩展覽的吸引之處總在讓人緬懷舊日香港,不過翻開這本《街頭攝影叢談》,卻會發現一些饒有趣味的內容,還能與今天走入展場的觀眾對話。

何藩拍下香港光影,蜚聲國際,曾贏得近三百個地區及國際大獎,原來他在書中最後部分「從沙龍觀點看街頭攝影」,曾經談過在「國際沙龍」獲獎的心得:既要搶眼,又要久看不厭。他清楚評審速覽比賽作品,照片必須在一息之間吸引他們的目光,又要蘊含意境讓他們慢慢品味。

大師心水清,還直接講照片具有「異國情調」是入選秘訣之一。「異域他鄉之窮街陋巷、晨早炊煙、大路小徑、斜陽晚歸……無不倍覺詩情畫意、魅力迷人。此無他,『異國情趣』耳。」他說並非媚外,而是藉此造就風格,加上街景以人為主,若能突顯人生趣味,就可做到雅俗共賞。其實回心一想,現在我們進入展場,或許也帶些對老香港的獵奇目光?

有圖無「真相」

書中另一「盞鬼」之處,是何藩談照片中的「煙煙霧霧」。評審注重作品有氣氛,這亦是攝影師的追求。何藩提到曾在德國、意大利、南非、巴西贏取獎項的作品《後巷》,霧中老婦撐拐杖蹣跚而行,窄巷在兩邊房子之間,升起一片朦朧,今日再看,這片霧已化為舊香港的浪漫,好有feel。

不過何藩說,有真實感的畫面不一定是寫實。他當時看小巷盡頭有燒爐釋出輕煙,惟霧不夠大,便請燒爐老伯製造出濃煙,待煙霧瀰漫,方請老婆婆再行。攝影師說來滿滿自嘲的語氣,為免讓人以為攝影必得白霧縈繞才算有「氣氛」,隨即以烈日下小販在陰暗處乘涼作例,說明當中光暗對比也是另一種氣氛,端看攝影師如何把握。亦因如此,他又說到心愛作品《日暮途遠》,遇上落日、三輪車,他形容當刻與蒼涼景色「心物交融」,拍下了兼具氣氛與畫意的作品。

何藩為舊日時光留影,但他對攝影的思考一直往前。他說寫實攝影「不必改變現實,但可選擇現實」,對畫面、景深、角度、人物,攝影師都可以選擇,並不是盲目複製現實。他在另一本書《現代攝影欣賞》提到,其後自己在探索糅合寫實內容(現實題材)、畫意手法(美學原則)、新派格調(新穎處理)的創作。晚年何藩更用Photoshop將照片拼貼合成,始終貫徹他在《街頭攝影叢談》透露的終極攝影秘訣:不斷嘗試。

■「何藩:鏡頭細訴香港光影」展售會

日期:6月14至30日

地點: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一座5樓)

查詢:2822 5566

文:何微

圖: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