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知巷聞﹕攸潭美小學 荒廢11年何時見光?

文章日期:2017年05月28日

【明報專訊】元朗攸潭美村頻頻見報,早前廣深港高鐵為直達九龍市中心在村地底貫穿一個大洞,造成水土流失,十幾口井乾涸,養魚種菜的生計受損,新界非原居民村落與推土機注定是一對冤家。

最近規劃署公布一百八十三間空置校舍建議長遠用途,位於村內丟空十年有餘的攸潭美小學也榜上有名,以為守得雲開,目前仍然廢置的校舍門前石牌匾上的刻字「事隔十年,村民仍然關注校址發展,對於被殺校,校舍荒廢多年,感到非常難過」有機會被改寫,村長江慈彬澆來一頭冷水︰「你可以試吓租㗎,到你申請時,咪一欄二欄三欄咁攔住你。」

牛潭尾村建攸潭美小學

江慈彬和廢校有段淵源,攸潭美村還叫牛潭尾村時,他家族已在該地建屋定居︰「有紀錄㗎,𠵱家38號小巴站嗰度,一九○五年時向當時的理民府申請建屋。」英國於一八九八年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區,若然祖先早七年定居於此,說不定江慈彬今天已是原居民;時也命也,牛潭尾村一直是非原居民村落,後來村內人口漸多,江慈彬的外公劉培生,一九三一年捐出一幅地,由村民合資,在對面山掘麻石回來興建學校,題字時,眾人嫌村名牛潭尾不夠優雅,於是「牛」作「攸」、「尾」易「美」,改名攸潭美鄉立小學來附庸風雅一番,那是攸潭美村名字的典故。

建校初期 雞蛋番薯交學費

建校初期經營困難,窮鄉僻壤交不起學費,學校也請不到老師,江慈彬的外公便到市區找他兩個女兒回來任教,負擔不起五仙一個月學費的村民,一律准許用雞蛋、番薯等農作物來當學費,到後來江慈彬到學校上課時,村校已有一定規模,同期校友還有比他大幾歲的另一位村長周貴賢︰「我讀的時候都有百幾人,也開始正式收學費,由初時的一蚊到後來幾蚊一個月,也有很多老師搬埋入村住在附近。」

村校的發展與村平行並依,戰亂期間人口激增,到了一九六一年,學校收生漸多,原校舍不勝負荷,需要擴建,根據校門前的石牌匾紀錄︰「學校接受教育局資助成為政府津貼小學『攸潭美公立學校』,學校用地本為村民私人用地,但當時政府以欠交差餉為由,收為官地。」對於這一段始末江慈彬要抗議︰「當時我外公拎地出來起學校時,地是捐畀條村的,後來學生多,校舍不夠,當時校董會向地政申請建校,地政話可以,但所有學校地要畀晒政府,才批准你起。」

到八十年代,隨着專線小巴站來到村口門前,愈來愈多村民選擇到市區升學就業,學校規模發展隨之下滑,到了二○○六年因為收生不足而被殺校,校舍一路荒廢至今。

荒廢校舍 殺校後始翻新

二○○四年,住在校舍旁邊的江慈彬聽到學校廣播,說要翻新校舍︰「聽到話,教統局扔咗千五萬落嚟,要擴建校舍、維修、加入電腦。」殊不知兩年後,該校因為收生不足而要殺校。

今天的荒置校舍,雜樹叢生,只是枝葉底下的淡黃色外牆新簇如昨,告示壁報上還換上了全新的水松板,如一條款式過時卻仍未開封的衣裙。江慈彬說,雖然收到殺校消息,惟當時的建築署已和承建商已簽好合約,工程照原來計劃動工,只是翻新過後的課室內,從此不再見到學生身影。

團體盼租用 被高價嚇怕

校舍丟空期間,曾經不止一次有團體打算租用。有一次江慈彬收到一位自稱代表天主教會的馬來西亞華僑的電話,表示有意申請校舍作服務村內老人及小孩的社區用途,江慈彬歡迎,着對方向政府申請,一個月後,對方回電︰「村長,不好意思,我要放棄了,我無錢。」

「我心諗,你想搞你應該畀錢㗎喎,佢話,教會畀咗一百萬我,但我向地政申請時,佢要求我重新裝一個消防系統已經要花我一百萬。」

類似的情况也有常聽聞,元朗區多空置村校,不少志願團體又正好苦無地方落戶,但要不動輒要花過百萬維修,就是政府只肯批出短期租約,江說,自一九九三年便服務該區的救世軍,也曾經希望申請校舍來做展覽場地,但入紙到相關部門申請,卻音信全無。

一百八十三間荒廢校 命運待決

二○一五年,審計報告批評當局資源運用不善,大量空置校舍長期丟空,最近規劃署公布一百八十三間空置校舍建議長遠用途,攸潭美學校榜上有名,被劃作GIC用途(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但江周二人卻不抱厚望︰「我有時諗,其實地政都唔想畀你哋,只不過唔放出來又被人鬧,咪擺出來囉,到真正申請便諸多阻攔。」

「我哋非原居民村,政府要郁就郁你哋先,貪你哋唔齊心,呢度好多地早就已經賣晒畀大財團啦。」經歷七十年代興建錦綉花園、八十年代建造牛潭尾濾水廠,二○一○年逃得過被發展為「綜合發展用地」,逃不過後來的高鐵工程帶來的山崩地裂,攸潭美村在政府的《2030+》發展宏圖上,早已被圈入新界北發展的研究範圍內︰「如果佢本身已經有個發展藍圖,點會想你入來做。」

一條村三個名﹕鰲潭尾 牛潭尾 攸潭美

牛潭尾/攸潭美村一村兩稱,但原來還有一重典故。牛潭尾古稱鰲潭尾,相傳山下水潭中有鰲(大龜),該處的村落便以鰲潭尾為名,但鰲字筆劃繁多,後人便訛音為牛,成了牛潭尾,另一說法是古代不少上京赴考的學子,路過此潭時會取水而飲,因其名鰲潭,有獨佔鰲頭的意思。

文、圖﹕梁仲禮

編輯﹕屈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