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物生活誌﹕菲林相機維修師 修物修心

文章日期:2017年08月20日

【明報專訊】還記得咔嚓的聲音嗎?從細小的觀景窗往外窺探,耐心調校好光圈快門、焦距等之後,指頭壓下精巧小按鈕,然後「咔嚓」一聲,美妙一瞬被凝固在菲林底片上,好不容易凝住了三十六格動人畫面後,還要交到冲曬店忐忑地等候一段時間,才能看到稀罕的照片。

那種微小而確切的悸動,你還記得嗎?

今天,我們都被輕易得到且數量氾濫的圖像淹沒,曾經視如珍寳的菲林相機呢?

不是早被丟入冷宮,就是已壞掉一段時間,更甚者,不少年輕人根本不知道菲林是什麼東西。

然而,麥格工作室的劉明進(Ron),卻偏偏一頭栽進機械菲林相機的維修行列,由自學到跟隨師傅習藝,到開設自己的維修工作室,見證着行業由式微步進消失……

半途出家 由客人變徒弟

有別於大家心目中維修師傅的形象,Ron不諱言初接觸客人時,曾因年紀輕而被懷疑技術是否可以。「想當年從沒想過會做這行,純粹因愛好攝影,對不同牌子和型號的菲林相機都有興趣接觸,玩得多了自然要面對相機的毛病,要維修時,除了自己動手試試,有時也需要交予別人修整。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一位相機師傅,後來交流多了,他知道我對相機有興趣之餘也有點基本維修知識,便讓我帶東西到他工作室,雖然不是學徒般正式學習,師傅又分文不收,但多年來一直知無不言,傾囊相授……師傅他自己是學徒出身,跟香港最著名的老行尊學藝,聽大師兄覆述,師傅當年滿師的考驗,是要把兩部拆散了、且所有零件都混在一起的Nikon不同型號相機在三小時內重新砌好,殊不容易;而且師傅對機械及電子的菲林相機都通曉,自己實在望塵莫及……」一提到師傅,Ron的神情既流露出由衷敬佩,同時難掩唏噓,因師傅幾年前在很突然的情况下離世。

看前人智慧 練個人修養

師傅過身後,為了不想所學因時日而丟淡生疏,也為免招人話柄,Ron毅然開設自己的維修工作室,從零開始吸納新客人,每天在產品設計師的正職下班後,回到工作室迎接不同相機的奇難雜症。「每次維修相機,當然可欣賞到不同機械的設計,但因機械菲林相機不會是簇新的東西,幾十年間總有用家自己或其他師傅維修過的痕迹,甚至是簽名或其他資料塗寫在零件上,這是最有趣的部分,可看到前人的智慧和思路,有時看到些『自家維修土法』更不禁失笑。」而說到多年來從維修工作中有否什麼領悟,Ron提到一件值得大家細味一下的經歷﹕「以前師傅常勸我維修時遇到困難最好先歇歇,偏偏我性格比較執著,愈是遇到難題就愈是難以自拔地琢磨下去,結果就愈加煩躁,甚至有整爛嘢的危機;試過整晚幾小時都找不出一部相機的毛病根源所在,結果無可奈何落樓吃點東西後,才發現原來只是很表面的問題,五分鐘就能解決。」維修中的「修」字,原來既是修習,也有磨練修養之意。

菲林相機式微 維修技術傳承難

在數碼相機仍未面世的年代,菲林相機是記者和攝影師的當然之選,因此也是相機維修業的黃金時代,但當時大廠牌自家的維修部沒現在般完善,為了應付需求,也會供應零件給一些師傅分擔維修工作。既有市場自然能吸引人入行,雖然是「藍領」職業,畢竟坐在室內工作相對舒服,而且仔細的工夫不是人人做得來,所以相機維修師傅曾是收入不錯的行業;只是好景不常,當菲林相機的地位被數碼器材取代後,只能成為業餘愛好者的玩物,對維修的需求自不能同日而語,加上昔日叱咤一時的師傅輩年紀漸長,要對千變萬化的款式和構造有認識、又要本身對菲林相機有濃厚興趣的年輕人接棒,已近乎不可能,難怪當筆者問Ron會否收徒弟時,他認為這行業已經不止式微,而是消失了﹕「先別說學維修,連最基本的入門條件——懂得操作各類型菲林相機,現在都好難有後生仔做得到,更遑論傳承維修技術了……」

設計價值觀改變 求新不求「襟」

行業的消失除了因需求問題,Ron指出整個產品設計價值觀上的轉變亦是箇中關鍵﹕「不止是相機,曾幾何時,各類產品設計是以改善人們生活質素為目標,做出來的東西都希望買家能用一世;現在呢?是資本主義世界,產品都以挑起人們擁有和消費的慾望為主,每件東西的product life cycle都很短,『襟用』已完全不在設計考慮範圍,而所謂維修部亦只會更換機內一組組現成的module(組件),甚至直截了當提供一部全新的給用家。難怪坊間有傳言,現時的產品內都調校了時間掣,到時到候便會壞掉,未必是講笑啊!哈哈!」

清潔鏡頭(見圖a)

.因菲林相機已成為冷門東西,Ron為讀者示範清潔鏡頭的方法,讓現時數碼相機的用家,都可學到小伎倆傍身,詳情如下:

.圖中圈着的白點及近看帶絲狀、像小蜘蛛網的,便是霉點及發霉。

.以抹鏡紙摺成圖中的模樣,以小夾鉗夾穩,加入適量抹鏡水,首先輕手地轉動鏡頭拭抹一圈,清走表面灰塵和推走油脂。

.然後別吝嗇抹鏡紙,必須更換新的一張,以免灰塵帶回鏡上,拿鏡的手如圖轉動,再次打圈拭淨,但因鏡水本身帶有洗潔精,易在鏡面留下水漬,因此要以白電油再拭抹一圈才算完成基本鏡頭清潔。(可先把抹鏡指摺成條狀)

示範片段:www.facebook.com/pg/FormSocietyHK/videos/?ref=page_internal

簡介﹕萬物皆有情,擁有非必然,與其亂丟棄,何不試維修?

作者簡介﹕王天仁,中大藝術系畢業,以回收木卡板創作卡通動物雕塑十多年,近年多主持到校工作坊及以文字分享,最新挑戰是以臨街地舖經營複合藝文創意空間——合舍。

www.facebook.com/FormSocietyHK

受訪者﹕麥格工作室

www.facebook.com/mcasfotography

文、圖﹕王天仁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