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s of Seeing﹕想像力同理心並行 非牟利設計Social Label

文章日期:2017年08月20日

【明報專訊】很多人問,什麼人適合當設計師?念設計畢業後會做什麼?我倒想反問﹕「你想為世界做什麼?工作讓你滿足、快樂嗎?」社會設計、創新是近年經常討論的議題,設計師的角色,與用者、社區和持份者關係,設計品與生產、消費和社會文化問題。在四月米蘭家具設計展,我遇上了荷蘭設計師Petra Janssen,她曾於Design Academy of Eindhoven任教,創辦了非牟利設計單位Social Label,讓設計師與社會機構合作,她說﹕「我們不是設計產品,而是設計有故事、創造職位的系統。」

荷蘭的設計和藝術走得前,注重社會、創意和人的關係,藝術方面有Outsider Art博物館,設計則有設計組織與非牟利機構合作,為社會弱勢社群發掘新的創作、就業可能。在Social Label的米蘭展覽中,現場有來自荷蘭工場的學員和家長,駐場人工製作產品,如利用水印貼陶瓷圖案食具,件件慢工出細貨,模式看起來與社福界庇護工場類近。

細心留意,發現這些杯子、陶碟,不只是紀念品檔次產品,無論是創意概念、工藝、產品的質素和設計水平絕不遜於商業產品,每件更具獨特性,反映出製作者的性格或藝術天分。Social Label的出品有各類生活產品,如Edwin Vollebergh的故事陶瓷食具KOM、Kiki van Eijk皮具燈、家具Hout、Dick van Hoff打掃工具等,每個系列件由不同地區的牟利機構庇護工場與荷蘭設計師合作,名單不乏知名設計師,如Piet Hein Eek主理木家具Hout、Roderick Vos發展陶具Vaas, 將設計、手工藝、生產、零售結合,利用藝術和設計幫助成員發展潛能。

自發新經濟

「對於政府、機構和公司來說,人的獨特性才是發展的重點,我們相信透過製作具備特別價值的物件,無論在美學、功能還是經濟方面,都可以製造新的社會經濟,為這些特殊工場的成員,可以在主流勞動職場以外,尋找到新的位置。當正規生產線強調效益,這裏則注重『Who you are , What you make』的宗旨。」Petra說罷,就拿起桌上其中一件故事瓷碟KOM,告訴這碟子的創作人本身是精神病康復者,她喜愛十字架,每次拼貼圖案時,如在說故事,效果儼如治療。

生產共融

歐洲條件比亞洲好,才有這樣的計劃?不,Social Label剛成立的2011年,正值歐洲經濟疲弱,社會資源削減、政府改革,處處是壓力,於是一班設計師、建築師和藝術家,嘗試聯同機構、社福工場、商業機構等,建立合作工場、生產線,位於Den Bosch的餐廳、零售實體空間WerkWarenhuis(The Work Store)。在這個粉紅空間中,可以全方位地體驗共融設計,從空間、家具、飲食到服務,處處都是故事,提倡共融社會的空間。「與其等待政府,不如自己試試。」幾年下來的成果,收錄於出版物Design Works,鼓勵大家要對生活有想像力,沒有的話,只能跟從別人步伐,在社會巨輪擔任小齒輪的角色。

■INFO

Social Label

www.sociallabel.nl

Ire Tsui (巧詩)

獨立藝術、設計生活編輯,Talking Hands工作室發起人, Instagram:irecho / hellotalkinghands@mail.com

圖﹕巧詩、Social Label

編輯﹕曾祥泰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