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思行與音樂意想不到的緣分 樂評如燭光 指引年輕音樂人

文章日期:2017年09月20日

【明報專訊】當年迷戀踢波而不願參加合唱團排練的洪思行,如今與友人一同創立無伴奏合唱組合;理工科畢業的他沒有成為工程師,反倒以寫作樂評為樂;他小時候偶爾跟父母去聽音樂會,只當是家庭活動或閒餘消遣,現在卻常有機會站在香港歌劇院舞台上,以合唱演員身分演出《阿依達》和《托斯卡》等大型歌劇。回想自己過去十數年間與音樂、與寫作相識相伴的時光,洪思行直言有很多個「想不到」。

他常常用「種一顆種子」來形容自己與音樂交逢的緣分,以及那些可意會卻難而言傳的難忘瞬間。「播種之後,效果或許不會立即出來,但經過等待,總有開花結果的時候。」

像這座城中的很多小孩一樣,洪思行五歲開始學鋼琴,進入小學之後又開始接觸小提琴。父母都是老師,卻不熟悉古典音樂,只覺得讓孩子學習一兩件樂器,對他的成長發展應是好事。不過,洪思行對於音樂的興趣乏然,他更喜歡踢波,或者觀看電視直播英超曼聯的比賽。

中二第一次上台演出歌劇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他進入聖保羅書院之後。書院有歷史悠久的合唱傳統,他也隨同學參加合唱團,卻不覺得排練有多少樂趣,更嚮往在球場上踢前鋒時汗水淋漓的暢快。陰差陽錯之下,中一升讀中二那年,他被香港歌劇社選中,在歌劇《托斯卡》中擔演合唱角色。「那是我第一次上台演出。」洪思行回憶道。那次的《托斯卡》,可說是他與音樂結緣的一個契機。

那次之後,他對於音樂的興趣漸漸多了,也開始在意自己唱得好不好。某次,他與學校一班同學去香港大會堂比賽,輸了,離場後「一邊在街上走,一邊哭」。

除去合唱團排練與演出之外,他還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成立了CM Singers,一個無伴奏合唱組合。那時候,沒什麼人知道無伴奏合唱或A cappella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幾個同學仔膽粗粗聚在一起唱,後來其中有幾位竟成為專業歌者,比如曾在奧地利泰利亞雲尼國際聲樂比賽獲得「最佳女高音」的鄺勵齡。

雖然他「校內會考模擬試」音樂歷史科滿分,但洪思行進入香港大學讀書後,卻並未選擇音樂專業,而是讀了電子與通訊工程。「當你與那麼多有天分的年輕音樂人合作的時候,你會清楚地知道自己並不具備成為音樂家的天分。」

做不成演奏家,洪思行覺得無奈,大學那幾年,他甚至放棄演出歌劇,以為自己與音樂的緣分就到此為止了。而他在港大時就讀的工程學院,卻為他打開了「寫作」那扇窗。

在工程學院出版部 一人身兼編輯與作者

事緣洪思行當時在工程學院出版的內部刊物任職編輯。編輯部招募稿件,惜投稿者寥寥,他只得一人身兼編輯與作者兩重身分,用不同筆名輪流寫。寫得多了,他忽然對寫作這件事有了好奇。這位理工科學生本來對文字、對寫作一點興趣都沒有,卻因為負責會刊籌稿事宜成為一名寫作人,又是一樁「意想不到」的事情。

從那時起,洪思行除去編輯與寫作學院內刊之外,還開始投稿給本地報刊及網站。沒有前輩引介,也並非修讀傳媒專業,他只得用笨辦法,將寫好的文章寄去報章的公共郵箱。有一次,《都市日報》竟然採用了他的稿件,給那時候的他不少信心。當時他寫的內容,關於古典音樂的並不多,大多是對於時事的感想,不為稿費多寡,只想與此城中人分享自己對於社會議題的看法。

他記得自己第一篇獲刊出的樂評文章,是關於一位挪威鋼琴家在香港舉辦的獨奏會。洪思行讀大學那些年雖然不再唱歌劇,卻常常看演出,看過之後,如果有些話想說,就記下來。

「我從未想過要當樂評人。」洪思行說:「我常常懷疑,自己究竟有沒有資格寫樂評呢?」

不過,當他聽罷一場音樂會,見坊間竟不曾留下什麼議論,便覺得可惜,覺得自己應該扮演某種「拋磚引玉」的角色,「push自己寫下去」。「我希望音樂圈中,以及表演者與觀眾之間,可以多一些交流。」洪思行覺得,所謂音樂會評論的價值固然是為音樂表演者提供改變或完善的建議,也在於幫助公眾建構對於古典音樂的認知。

洪思行如今回想自己開始寫樂評之前,看過的日劇《交響情人夢》,那本是一部喜劇,他卻看到哭了,因為見到其中有一位脾氣相當古怪的樂評人,因為自己演奏樂器的天分不足而只好轉去寫作樂評。「我或許從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吧。」洪思行笑道。

因為寫樂評 曾惹上對方不滿

因為寫作樂評,洪思行曾經惹上一些麻煩事。某次,他評論一部本地創作,用的詞語有些極端,口吻也不太客氣,對方十分不滿,揚言要將他告上法庭。經歷這場風波,洪思行此後寫評論的時候,也試着收斂一些,「不要去到盡」,倒不是因為害怕惹上麻煩,只是覺得爭執或者牴牾,對事件本身並無幫助。

「樂評的目的是希望演出能夠有所改善,但如果雙方態度激化,只是多了一個敵人罷了。」

洪思行直言行內重視樂評,不時有藝文團體邀請他看演出寫評論,面對這樣的善意邀約,看過之後,身為評論人,可否直白說出這演出的缺點?對於洪思行來說,最重要莫過於「忠於自己」。「藝術是不可以講大話的。」

香港並無專職樂評人,對於80後的洪思行來說,他需要一份正職來支撐他的日常生活開支。大學畢業後,他在本地一間出版社任職編輯,後來轉去從事藝術行政工作。在他眼中,正職與副業是相互助益的:編輯提升他的文字技巧,而藝術行政則令他接觸更多藝壇中人,亦幫助他積攢起關於申請場地以及籌辦藝文活動的經驗。

最近,洪思行與幾位朋友一齊創辦了另一個無伴奏合唱組合,名叫Zense。他們與康文署合作「初試人聲」系列音樂會,在學校與社區巡迴演出四十五場,推廣「無伴奏合唱」這概念。洪思行在此次演出中不單是表演者,也是節目監製。

「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會成為監製。」他說:「如今回頭來看,事情都是彼此關聯的。」從入讀聖保羅書院,到考入港大工程學院,再到如今任職藝術行政、寫樂評、參與合唱組織,都是環環相扣。

如今科技進步,互聯網急速發展,寫作樂評與發表樂評的平台與機會都多起來,本地喜好音樂的年輕人也紛紛繞開傳統報章雜誌,選擇在自媒體平台上刊出文章。洪思行認為樂評數目的上升是好趨勢,但文章的質量仍參差不齊。在他看來,不論音樂抑或寫作,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積累,需要沉潛,也需要磨練。

他現時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工作,不時邀約年輕人試寫評論,並為其提供發表與交流的網絡平台,他本人也常常以評論人身分觀看本地年輕藝文團體的演出。

在舞台上 找到自由

一個名為Infiniter的無伴奏合唱組合,由五位中學生創立。洪思行偶然聽到他們的演出,覺得他們在舞台上的表演超乎意料地成熟,便訪問他們的音樂與成長故事並寫作成文,希望給本地同樣傾心音樂的年輕人一點提示、一點鼓勵。

「我不敢說我有多宏大的理想,只想為後來的人點一盞燭光,告訴他們哪裏平坦,哪裏可能會有崎嶇。」

洪思行名校畢業,工科背景,數學也不差,本有機會從事金融或工程,成為大眾眼中高薪厚職的所謂「成功人士」,但他並未選擇那條路。「我並不是排斥或者批評那些謀生手段,我只是覺得在這座城市中,並不是所有人都要走同一條路。」

從一個寧願汗淋淋踢波也不願在空調房中練唱的男孩,到如今一面寫作樂評、一面積極參與本地合唱組織的愛樂人,洪思行享受「死啃」樂譜的那些綿長夜晚,享受一路走來的曲折和驚喜。

「音樂已經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洪思行說:「在舞台上,我找到自由。」

■Profile

洪思行

洪思行,樂評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專業會員,曾參與多個歌劇演出,香港無伴奏音樂組合Zense A Cappella的成員。編有《香港古典音樂年鑑 2014》。

文﹕李夢

圖﹕郭慶輝、受訪者提供

編輯/陳淑安

美術/明報美術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Peopl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