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大理石人像 青銅雕塑相輝映 跨領域收藏 增鑑賞功力

文章日期:2020年01月22日

【明報專訊】收藏是專門學問,拍賣行按不同範疇劃分各個專家部門照顧藏家的需要。不過,出色藏家一般都很博學,對不同範疇的藝術瞭如指掌。早前曾來港策展的巨匠臻藏(Masterpiece London)主席Philip Hewat-Jaboor說,跨領域收藏(cross-collection)不但可拓闊眼界,更是提升鑑賞功力的法門。

2019年完成倫敦展會後,主席Philip Hewat-Jaboor親自領軍與十多間藝廊來港,展出逾30件巧奪天工的珍品。Philip是推崇跨領域收藏概念的國際級藏家,深信不同年代的珍品無論在設計和工藝上都隱藏千絲萬縷的關係。

超時空藝術對話 融會貫通

1972年起在蘇富比任職,Philip專門研究19世紀的家具和藝術品,其後集中火力研究法國和英國家具。1982年他自立門戶,成立一所收藏顧問公司。自此他跳出家具的框框,接觸不同種類和年代的藝術品,由「專」走向「博」。他曾在各地舉辦展覽,又和博物館合作,孕育出跨領域收藏興趣。他的興趣廣泛,除雕塑、花瓶、古埃及、羅馬及拜占庭古董外,還有當代攝影作品。

「不同領域和地域的藝術家可透過作品互相對話、彼此影響。」Philip說追蹤珍品的歷史文化脈絡充滿樂趣,鼓勵比較不同年代和類別的藝術品。在2019年的香港展會中,公元1至2世紀面世的羅馬大理石人像和21世紀的當代青銅雕塑互相輝映,見證人類在不同年代的創作智慧。「歷代出色的藏家都是跨領域專家,他們以不同的專項作起點,最後融會貫通,磨練出優秀眼光和累積豐富知識。」

拆除藝術藩籬 通往無邊收藏領域

Philip發現拆走各種類藝術的藩籬後,可通往廣闊無邊的收藏領域。「20世紀初推崇立體、鮮豔、幾何形式的裝飾藝術(Art Deco),這不但影響珠寶,就連建築、家具和時裝也受影響。」

多年來Phillip堅持比較研究,發現不同文明的藝術風格有共通點。「頂尖的家具必定會令用家感到舒適,而出色的畫作亦必反映時代特色。」他強調好奇心是推動藏家進步的力量,要常問「為什麼」和「有何不同」。

倡年輕人多接觸陌生事物

他說中西方藏家都對彼此的傳統文化感興趣,而舉辦大型展覽的目的是讓大家交流心得,但和公共博物館的性質不同。「我們不會用圍欄或玻璃把參觀者與展品分隔,會安排專家講解並讓觀眾觸摸,歡迎不認識藝術的人欣賞。」對於現時所有事物彈指間已能在網絡找到,他擔心年輕人習慣用關鍵字搜尋資訊,會逐漸偏重個人興趣而忽略其他東西,鼓勵大家應多接觸陌生事物、拓闊眼界。

文:呂瑋宗

編輯:廖偉龍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Life &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