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法國潮流先知 什麼是潮流?

文章日期:2020年05月13日

【明報專訊】身在亂世,我們都希望能預視未來,填充心理渴求的安全感,好讓人生方向能夠踏實一點。算命、求神問卜等,都是相應的文化反映。在設計及時尚工業,亦有潮流先知(trend forecaster)作為業界明燈。Forecaster一詞本身具神秘感,像具備預視未來的能力。但如何預測潮流?潮流先知與網紅的定位又有何不同?早前特意訪問了法國潮流先知Francois Bernard和Elizabeth Leriche,談談什麼是潮流。

潮流離不開社會學、心理學

每年各地家品展,都有不少潮流先知。其中一個名字,是於1999年創立個人潮流工作室Croisements的Francois Bernard。他除了是法國家品展的潮流顧問外,亦曾為不少品牌如The Row及Phillip Lim擔任室內設計顧問。學術派出身的他,最能闡述潮流這個概念。「心理學家Sigmund Freud的外甥Edward Louis Bernays,早於1930年代便應用這個概念。法國的早期代表則是Maïmé Arnodin及Denise Fayolle於1960年代創立的Maïmé Arnodin Fayolle International Associés(MAFIA)。」Bernard說。

二戰開始廣為人知的「潮流」

英語中,潮流先知大都用trend forecaster或trendsetter一詞,帶權威味道。「法語的tendenceur,單純指從事潮流工作的人,英文版本相比起來有種預視未來的神秘感,較像一個身分。Trend forecaster一詞既指出其分析及閱歷等功能,亦點出預告潮流時最終把關的,是個人直覺,帶出啟示和引領未來的特質。潮流這個概念廣為人知的起點,該由二次世界大戰說起。當時量產工業,特別是時裝成衣業,因戰後需求而冒起,紡紗、製布、縫製等工序都是分散而非一站式處理。從經濟角度考慮,業界需要統一陣線以配合製作流程。當時的所謂潮流,其實是統籌製作機制。在時裝成衣業成形前,我們大都是度身訂做,自行選擇布料及細節。直到1970年代時裝解放,人們開始投資個人服飾,加快整個工業運作速度的同時,對設計需求亦增加。1980年代則承接1970年代的經濟危機,業界需善用資源,不過分生產同時能針對巿場需求,成為最重要的考量。」

潮流與社會學及心理學息息相關,隨着社會變遷,潮流這個概念亦不斷演變。洗潔精的泡沫便是其中一例。「當時戰後美國西岸有不少社會學及心理學的研究,亦有不少巿場調查,以小組方式理解各個階層的實際需要。巿場調查發現主婦不喜歡洗碗時看到佈滿油脂及食物殘渣的污水,令『起泡洗潔精』面世。潮流反映了巿場上未為人知的潛在需求,是一種心理、社會及語義分析的應用。以往社會由不同團體組成,但在社會愈趨個人化的今日,潮流預測日見困難。加上新進的潮流預報機構,大都並非設計及藝術背景出身,反而擁有數學背景,純粹以統計數字出發,如關鍵字數據等,來發掘新的欲望。所以過去60年,潮流這個概念已有一個非比尋常的進化,人們的欲望亦然。」

潮流與消費掛鈎,演變成以中產階層作主導。「現時人們仍然希望擁有更多東西,同時被便宜價格吸引,所以誘發不少速食時裝品牌冒起。大眾對廉價品上癮之餘,巿場亦足夠大,吸納更多不同種類的潮流及產品。在今時今日談潮流興什麼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亦不再是當代需要回應的問題。雖然可以視之為多元化,但各個潮流之間的分野,其實不太明顯。我想戰後的第三或第四代,仍具備能鑑賞這類狹義多元的視野及接收能力,但之後的世代則未必。所以我對當代的所謂『多元化』一詞,抱有保留。」

網紅體現潮拜文化 未能預視未來

近年網紅亦發揮了他們對潮流的影響力,但在Bernard眼中,網紅其實是一種文化現象,未必能預視未來。「在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所有事情均經過精心編排(staged)。由以前的宗教,到近代的電影紅星,再到今時今日的網紅,我們一直活在潮拜文化中。網紅文化潮流興起以後,品牌找潮流先知來預測趨勢。當網紅走出社交媒體的生態,能否為品牌作顧問,我則不敢肯定。但正如18世紀的社交名流如瑪麗皇后,都是擔任着同類型角色,只是媒體不同而已。」

文:Dawn Hung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時裝展 布料 家品展 預測 潮流先知 潮流 每日明報-Life & Styl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