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數十年前,天文台測試對腕表無比重要,確保專業製表師製作機芯的精確程度。Zenith早在1897年已參加測試,多年來榮獲2333個計時獎項,為眾品牌之最。在眾多機芯中,135機芯比其他機芯更為優勝。此天文台表機芯由製表師Ephrem Jobin因應品牌技術總監Charles Ziegler的要求而設計,專門為天文台計時比賽而設。其名稱來自13法分的直徑(即30毫米,為Neuchâtel天文台測試中腕表類別競賽允許的最大尺寸),厚5毫米。機芯在1949至1962年間曾推出2個版本:一個為商業版(135),另一個是專為天文台精密計時測試而製作的O版本(135-O)。135-O機芯共獲得至少235個計時獎項,在製表史上創下最多紀錄,而在1950至1954年間,在品牌計時專家Charles Fleck和René Gygax的調校下,這款機芯更創下連續5次在Neuchâtel天文台腕表類別中獲得一等獎的紀錄!
新機芯提供72小時動力儲存
來到今年160周年紀念,品牌重新量產此機芯,並搭載在以Georges Favre-Jacot姓名字首為名的G.F.J.腕表中。新機芯經過改良,發條盒提供72小時動力儲存,遠高於原版本的40小時,經重新設計的齒輪提高傳輸效率,能量流失由以往的約25%降低至10%。每枚135機芯在組裝後,也會花上10日時間作初步測試。
135機芯其中一個特色是雙箭頭形調節器,可精確調節擺輪游絲的有效長度和擺動頻率,製表師在初步測試後會花上約4至6小時調節機芯的擺輪,再監控兩個星期,確保機芯誤差僅每天+/-2秒內,比COSC天文台認證要求更嚴格;而新增設的停秒裝置,亦方便用家將時間調校至準確秒數,貫徹創辦人Georges對精準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