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疫症當前,口罩、搓手液成為出門必需品;為了加強保護,有人更掛上負離子空氣淨化頸鏈、滅菌除臭掛章,甚至用紫外線消毒燈,定期為隨身物件和家居消毒。
負離子機、殺菌掛章、紫外線燈,當真能夠消滅病毒及細菌?
空氣淨化頸鏈 釋放負離子杯水車薪
疫情陰霾下,為求百毒不侵,凡是清潔、消毒、殺菌的產品都成為搶手貨。售價約千元、體積輕細的負離子空氣淨化頸鏈為其中之一。在頸項掛着此機,能否達到淨化空氣、消滅病毒細菌的功效?
出售負離子空氣淨化頸鏈的網頁,聲稱產品每秒產生約70萬負離子,能去除逾九成PM2.5懸浮物及污染物,適合花粉症及哮喘病患者使用。有關負離子淨化空氣的說法,環境保護署網站指出,負離子是帶有負電荷的原子、分子或微粒,可吸引帶正極電荷的懸浮微粒,使其重量增加,失去懸浮能力,達到除塵功效。
雖然負離子有除塵功效,但香港大學理學院講師麥嘉慧表示,負離子空氣淨化頸鏈釋放的負離子濃度不足,室內消毒效果成疑。她解釋,在攝氏25度氣溫下,每1立方米空間裏氣體粒子數目為2.46×10的25次方,相比產品聲稱每秒產生約70萬負離子,兩者數目差距巨大,「負離子的數目足足比氣體粒子數目少了約20個0」。她補充,假設在這1立方米的空間中,有流感患者打噴嚏,帶病毒的飛沫四散,「這部機要用多少秒,才可以把負離子充分釋放在這空間中」?
研究:負離子被高估 臭氧才殺菌
有關負離子殺菌功效,麥嘉慧表示,科學家約20年前已研究帶有負電荷的氣體離子,經實驗室測試後,發現負離子能抑制細菌活性。但2007年BMC Microbiology期刊一篇研究文章,研究檢測金黃葡萄球菌、黏質沙雷氏菌等7種細菌,發現真正殺滅細菌的為臭氧,並非負離子;因此研究認為,早期科研人員或高估負離子殺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