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有「合乎理性」的恐懼嗎?

文章日期:2020年03月30日

【明報專訊】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擔憂自身和家人的安危,是正常不過的反應。尤其是在疫症初期,由於其性質與傳播途徑不明,所以抱有適當的戒備心態,再加上17年前SARS後積聚下來的感染控制與個人防護經驗,反而會令人人更加謹慎,個人覺得是正面和恰當。及後,隨着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發現,其快速測試很快便應用於診斷,它主要經飛沫(droplet)傳播的模式亦很快被公諸於世,似乎可以稍釋疑慮。

人人自危 盼全副「武裝」自保

然而,儘管關於COVID-19最新研究發現和流行病學資訊已經廣泛而快速地在各種電子平台和傳媒不斷出現,對於防禦措施和裝備依然是各大醫院經常討論的熱門話題。雖然飛沫是主要傳染途徑,但有研究提出帶有COVID-19飛沫,可以經「產生霧化的醫療程序」(aerosol generating procedures,簡稱AGP)而變成「霧化」(aerosols),浮游於空氣更長久而增加其傳播風險和能力。採用AGP(通常是指「插喉」、心肺復蘇法、支氣管鏡等與呼吸道有關的醫療程序)時,尤其是現時「緊急」應變(emergency response)期間,N95口罩是個人保護裝備(personal protection equipment,簡稱PPE)其中重要的一項。但是,當COVID-19可以「霧化」的消息一出,很多與呼吸道無關的醫療程序,都被聲稱會產生「霧化」而需要N95與其他高規格PPE!原本一個陰性COVID-19測試,在醫院裏就好像是一道「平安符」,令病人與醫護人員都可安心地在普通病房逗留。不幸的是,在疫症初期,曾出現數個沒有病徵和與流行病學有相關風險的「隱形個案」。及後,亦有確診者被發現有「假陰性」的測試結果。因此,很多在「非高危」區作「非AGP工作」的醫護人員,甚至街上的市民大衆,都人人自危,希望佩戴N95口罩等PPE以求自保。

錯除保護裝備反播毒

撇開什麼情况需要高規格PPE的爭議,我們一定要明白:正確佩戴、卸除與更換PPE程序,是十分重要。錯誤或草率的步驟,尤其在卸除過程中出錯,不但會令到自己受到感染,還會使到依附在PPE上的病毒沾污附近環境,令周圍的人遭殃。沒有經常佩戴N95口罩的朋友要留意,由於其頭帶彈性較强而卸除過程較為複雜,除下時動作要較慢和小心,避免口罩回彈至佩戴者的面上而導致感染風險。更重要的是,正確和適時用梘液洗手或以酒精搓手,是配合適當使用外科、N95或其他口罩不可或缺的一環。其實,除了飛沫外,「接觸或污染物傳染」(fomite transmission)亦是已知的傳染模式。但是,我們經常看到佩戴口罩的人不斷慣性地用手接觸口罩外面,而接着沒有潔手就接觸其他物品和身體。更甚的是,有些人用未經潔淨的手去「捽眼捽鼻」,使到病毒可以直接被帶進體內!因此,因恐懼而採用高規格保護裝備時,也要清楚知道其使用守則及潛在風險。

相反,城中外籍人士集中的某些區域,卻會發現大部分人同疫情之前一樣,沒有佩戴口罩,在餐館和街上集體舉杯暢飲、高談闊論,甚至握手、擁抱及作「友誼之吻」。執筆之時,正有大量人從海外回港,如果這些回港人士沒有遵守檢疫指引,而又缺乏防疫意識參與這些群衆聚集和派對的話,後果真的不敢想像。

在這肺炎疫情陰霾下,什麼才是「合乎理性」的恐懼,相信很難找到答案。

文:陳偉文(香港胸肺基金會主席、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