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復康訓練 可減27%死亡率 八段錦強心肌 家居易做

文章日期:2020年05月11日

【明報專訊】心臟復康訓練不單改善心臟功能,幫助患者控制血糖、血脂,還減低復發風險。

研究顯示,心臟復康訓練有助降低心臟病死亡率約20%至27%,能顯著提升患者生活質素。然而在疫情下,很多康復計劃被迫暫停,心臟病人如何鍛煉身體減低復發風險?

心臟病是本港的第三號殺手,嚴重威脅市民的健康。

不少人質疑,患上心臟病、高血壓或高血脂等心血管問題,正要服用藥物控制病情,甚至需要做「通波仔」、「搭橋」等手術,還能夠做運動嗎?答案是:可以。心臟復康運動和復康後的定期規律運動,不僅可以改善心臟功能,也能減低心臟病復發風險,提升患者身體機能和生活質素。當然,這些運動需要經過醫生和物理治療師指導。

無論是接受藥物或手術治療的患者,都需要醫生、護士、物理治療等專業人士作一連串評估,訂立個人化的心臟復康計劃。心臟科醫生作全面醫療評估,護士及不同專業會在生活模式方面給予患者建議來改善身體狀况,例如減少使用屏幕時間、控制飲食、戒除陋習(如吸煙、酗酒)等,當然不少得漸進式加入定期運動,促進心臟康復。

在復康訓練過程中,醫護會一直監測患者的身體狀况及變化,例如觀察面色,還有量度血壓、心率、心律、血氧飽和度等,並會不時監測患者運動時的辛苦程度,持續評估,確保運動量和生活上的活動都適合患者。

帶氧運動 保持腦心血管健康

復康訓練後,患者應繼續日常定期運動,減低復發風險,但做什麼類型的運動呢?建議選擇富節奏感及對稱、動作重複、促進不同肌肉群收縮、可以訓練耐力的持續帶氧運動。為何這類型運動能夠幫助保持腦心血管健康?當做帶氧運動,呼吸需要加深加快,以增加在運動時體內所需的氧氣。同時,在帶氧運動過程中,這些動作亦能加速血液循環,除了更多血液流向四肢外,也多了血液流到心臟肌肉。當帶氧運動融入日常,不斷鍛煉心肺,肺容量增加,也會增強吸入氧氣的能力,改善肺功能。

泵血能力提高 血液循環暢通

在心臟方面,當長期有足夠血流至心肌,心肌自然變得更有力,心臟會跳動得更有力,泵血能力提高,從而改善心臟功能。當心臟的泵血能力提高,輸送至全身的血流更多,各個器官及四肢的供血和供氧隨之增加,對全身功能都有幫助。另外,帶氧運動有助降血壓、血脂,亦有助提高好膽固醇比例,使整體血液循環暢通,包括心臟內的血管,這可減低心肌缺血有關的疾病。

低強度運動起 循序漸進

有心臟或血管相關疾病的患者,建議由輕度運動量開始。如根據0至10分運動自覺強度(RPE),約2至3分強度,運動時呼吸依然暢順。隨體能慢慢提升,可逐步增加運動強度。運動時間因應個人體質而定,然而,人人身體狀况不同,準備運動前,最理想還是先向醫生及物理治療師徵詢專業意見,再選擇做適合自己的運動種類及強度。

其實需要做運動的何止是心臟病患者,健康人士同樣應該要有運動習慣,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所以,由這1分鐘開始,大家要編排好時間做定期規律運動,保持腦心血管健康。

文:余卓霖(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物理治療師)

編輯:蔡曉彤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