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得Smart:復課在即 重建良好飲食習慣

文章日期:2020年05月11日

【明報專訊】新冠肺炎令全港莘莘學子放了一個悠長假期,家長除了擔心孩子學習進度追不上,作息和飲食等安排亦變得欠缺規律。外國早有研究顯示,兒童於假期增磅速度較快。當中原因,可能因為假期進食較多即食麵、漢堡包、薯條、甜品、零食、汽水等有關。另外,假期中孩子普遍較遲睡覺,以致第二天較遲起牀,甚至錯過了早餐,作息和飲食安排不像上學日子般規律;加上疫情之下,因減少外出而令活動量大減,還有網上出現大量免費「抗疫」節目,當中不乏煮食教學,一時間令很多家庭食量增加!

開課在即,家長趁着餘下假期,與孩子重建良好飲食習慣。

建議1:訂立假日時間表

飲食與作息有規律,對身體運作和新陳代謝協調都甚有益處。即使假期日程相對輕鬆,但進食時間仍然應該有某程度的規律。建議與孩子一起訂立假期時間表,例如:起牀時間可比上學日子遲一點,第一餐最好安排在起牀後1小時內進食,讓身體經過一晚休息後可以補充適當能量,維持血糖穩定,也可平穩情緒。而兩正餐之間若超過4小時,可以安排1次小食;超過7小時的話,可以安排兩次小食,其餘時間則盡量避免進食。這樣可避免下一餐太餓而暴食,也控制了零食的次數。

建議2:寓飲食於學習

食物除了滿足食慾、果腹、提供營養,也可以是教材。好好運用,讓孩子寓飲食於學習。對幼兒來說,食物顏色、形狀和味道,是有趣而豐富的學習材料。年長一點,食物可引出學習動機,例如英文、算術、通識以至科學等,將學習變得生活化。網絡上有不少健康飲食的資訊,例如食物安全中心、幼營喜動校園計劃等,部分附有活動教材或線上遊戲,家長不妨為子女篩選一些合適資訊,輕鬆學習健康飲食的好處。

建議3:與照顧者有共識

很多家長要上班,孩子交由家傭、長輩或其他人照顧,家長要與照顧者保持緊密溝通,才可在孩子飲食安排上取得共識。例如,家長跟子女協定了一些小食和飲品選擇,應讓照顧者知悉並盡量輔助執行。無論飲食或其他習慣,家長對孩子影響最大,所以若希望孩子好好控制飲食,家長應與孩子一同訂立目標,彼此鼓勵,拒絕「停課不停吃」﹗

文:關建慧(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營養師)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