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言自得:藥石有靈

文章日期:2020年05月25日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有逾500萬人受到感染,死亡人數超過33萬,還逐日上升。瘟疫剛開始時,因為新冠病毒和SARS都是冠狀病毒,不少人以為新冠也會像SARS那樣「來如流水兮逝如風,不知何處來兮何所終」地在短時間內神秘消失,但看來只是一廂情願。至於英國首相和他的高級醫學顧問提倡的「群體感染」(herd immunity)理論,已成了政治笑話,甚至醜聞。事實已證明,若真的採用這古法抗疫,讓七成英國人受到自然感染,以達到群體免疫,英國肯定死傷枕藉,連倫敦鬧市也可能像毛主席名句「萬戶蕭疏鬼唱歌」那樣成了鬼域。

根據疫情走勢,各地不少專家都認為,這病毒在世界各地很可能成了風土病,且不時爆發疫症,一波又一波地為害人間。要徹底送掉這「瘟神」,還得要從科學着手,研發出有效針對病毒的藥物和疫苗。就像以往天花、麻疹、小兒麻痹症等病毒一樣,不斷禍害小兒,直到疫苗面世,疫情才受控。

研發新藥非兒戲 1萬個或得1個成功

可是,研發新藥包括疫苗不是一蹴而就,更不像特朗普那樣兒戲地說了便算,而是要通過許多個嚴謹監控和執行的研發步驟,而且成功率甚低,可能1萬個才有1個成功進入市場。研發藥物,首先是臨牀前研究,在實驗室找出有針對藥效的物質,這可能是天然的動、植、礦物,也可能是合成的化合物。之後是在實驗室裏及動物身上作出毒理學(toxicology)、藥理學(pharmacology)及藥物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的試驗。通過這些關卡後,才能臨牀研究。

臨牀研究又分為3期。第1期亦是第1次把新藥應用在人體的試驗,身先士卒的「白老鼠」是身體健康的自願參與者,試驗的主要目的不是藥物的療效,而是探討藥物的安全,以及不同劑量導致不同的人體反應,同時觀察新藥在人體的吸收、新陳代謝和排泄(藥物動力學)。中大和港大都分別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和瑪麗醫院設有臨牀一期的藥物研發中心。

臨牀2期是真正試驗藥物治療效用的研發階段,研究在小量病人志願者身上進行,主要目的是獲取藥物的療效數據,同時亦會觀察藥物在真正病人身上的安全、藥物反應和藥物動力學,提供數據用以設計第3期試驗和制訂劑量。

通過臨牀前和臨牀1、2期的研究,藥物的安全、療效和劑量已大致肯定,便可啟動臨牀3期的試驗。這是包括大量病人志願者的大型研究,參與的病人動輒超過千人。研究人員隨機把病人分為兩組,一組接受新藥,另一組接受沒有藥性的安慰劑或現成使用的「舊藥」。研究人員會比較兩組病人的進度,以鑑定新藥的治療效用和副作用,從而判斷新藥的治療作用是否優於安慰劑或舊藥。若作用良好便可申請註冊推出市場。由於所需病人數目眾多,臨牀3期多是「多中心研究」(multi-centre study),即由多個單位合作研究,而且往往需時數年。

推出後有嚴重副作用須下架

新藥推出市場後,還要對它的療效和不良反應繼續監察,這階段可稱為第4期臨牀研究。以往有不少藥物在上市後,經大範圍人群應用,才被發現對病人有嚴重不良作用,藥廠被迫把該藥物下架,甚至撤離市場。

研發藥物和疫苗,非一朝一夕之事,現在多國科學家雖埋首研究,但離開「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的那一天,還有一段日子。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