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受疫情所困不能外遊,城內遠足郊遊活動成為大熱,加上「單車屯馬線」新啟用,不少市民趁假期動起來。
急症科專科醫生和物理治療師提醒,如市民平日少做運動,突然增加運動量,容易因體力不支或身體未能適應引致意外,隨時樂極生悲!即使只是享受家庭樂的單車遊,也不要忘記運動前後做伸展,減低受傷風險。
近日剛開通的新單車徑,吸引很多人前往,惟啟用數天便發生意外,一名女子踏單車落斜時疑失控翻車,頭部重創一度昏迷,其兒子則輕微擦傷。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表示,失平衡跌倒是常見的單車意外,可引致擦傷、撞傷,甚至骨折或關節脫位。因技術不足未能控制下斜坡的速度,以致失控「炒車」的意外屢見不鮮,亦有致命個案。根據運輸署2019年道路交通意外宗數統計,涉及單車的意外數字達1738宗,傷亡人數有1799人,當中8人死亡。
應佩戴保護裝備、頭盔
「疫情關係,市民大多留在家中,有段時間沒有運動。突然做大量運動或是參與體能要求較高的活動,容易導致意外。」蕭提醒,在單車徑踏單車可作為運動和娛樂活動,而不是去比賽,「在不適合競賽的單車徑上,大家不要踩太快,需要顧及路面上其他使用者安全。如果要爬頭,應確保附近有足夠位置」。另外,佩戴適當的保護裝備和頭盔,可以減輕因意外而造成創傷。
鎖鞋「脫卡」不及 招「零速跌車」
熱愛運動的註冊物理治療師吳俊霆(Elton),早前已試踩新單車徑。他說,元朗至上水路段經過許多村落路口,標記明示單車徑終止,車手需要下車推車。不過,不少人因穿上鎖鞋扣着腳踏,停車時如未能及時「脫卡」,讓支撐腳着地,有可能導致連人帶車「零速跌車」倒地,造成骨折。他亦留意到許多車手沒有戴頭盔,「普通踩單車時速都可達20公里,如果跌倒時頭部落地,可致腦部創傷,嚴重會死亡」。
放假去郊遊、踏單車,想玩得安全又開心?吳俊霆建議,在運動前、運動期間及運動後都做伸展運動,紓緩繃緊和痠軟的肌肉;平日亦要做肌力訓練,保持體能狀態。熱身運動(warm up)可以喚醒肌肉,更快進入狀態,減少受傷;緩和運動(cool down)則可以令肌肉血液加快循環,提升復元力,從而減少肌肉痠痛。大部分伸展運動都會重複做3至5次,每次維持15秒,才能有效伸展繃緊的肌肉。
文: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有片睇
想學習伸展運動,預防受傷?
立即去片:bit.ly/3ddUh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