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言自得:新冠下的醫學生

文章日期:2020年10月19日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肆虐,在安全和可靠的疫苗面世前,最有效的防疫方法似乎只有戴口罩和社交隔離(social distancing)兩途。為了隔離,世界各地實行了不同程度的封鎖,鎖國的鎖國、封城的封城;那些本來只向錢看,為了經濟抗拒lock down的國家,也因為疫情一發不可收拾,政府終於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等到疫情稍為紓緩,便馬上急不及待重新開放,孰料疫症就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而且疫情往往比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得已之下,政府被迫再次下令封鎖。如此反反覆覆,新冠病毒疫情大大影響了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各地的大、中、小學生的學業也無可倖免地受到波及。

剛過去的「長周末」假期,為了中和一下累積已久的「抗疫疲勞」,邀請了兩位老友來寒舍飯敘,與愚夫婦剛好湊成4人,完全符合限聚令。

老李是中學校長,席間他不斷吐苦水,說學校上上下下都給新冠疫症害慘。疫情高峰時,學校停課不停教,教師要把所有課堂轉為網上教學,忙得不可開交。部分學生不慣網上學習,或是缺乏了教師耳提面命督促,學習進度明顯下降。經濟條件差的學生,由於家居環境不宜學習,或是欠缺像樣的上網工具,更是苦不堪言。到了疫情稍緩,又輪到清潔嬸嬸為了復課忙得團團轉,單是定時清潔消毒課堂和設施,工作量比以前不知多了多少倍。

學習適應與病毒共存

老王是退休醫學教授,雖然已退下火線多年,但仍心繫醫學教育,他問我:「聽說醫學院也轉了採用網上教學,理論課也還罷了,臨牀課怎麼辦?」這問題的確點中要害。遇上疫症爆發,應否繼續臨牀教學從來是醫學院和醫院當局的難題。為了預防病毒在院內蔓延,醫院謝絕探訪,甚至至親家人探病也禁止,要是讓醫學生進病房給病人望聞問切,好像說不過去。醫學院也擔心醫院屬傳染病毒高危之地,醫學生和病人接觸,要是一個不巧中了招,醫學院難辭其咎。可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醫學生不可能沒有接受臨牀診治病人的培訓便畢業,長期停止臨牀教學絕非辦法。更有資深教授認為,醫學生,尤其是高年級學生,轉眼便要當醫生,免不了在前線診治新冠病人,沒道理也不合邏輯不讓他們及早汲取經驗。

2003年的SARS疫症,首先在威爾斯親王醫院爆發,那時我們對病毒一無所知,眼看病房同事和曾在病房臨牀學習的學生先後病倒,而且病得不輕,為了安全,我們把全部學生撤離醫院,暫停所有教學。幸好SARS雖然猛惡,但由3至7月,只蹂躪了香港約4個月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對醫學生培訓影響不大。

反觀今次的新冠疫症,蔓延全球已達10個月,而且疫情在多地包括歐美都沒有減退迹象,防疫抗疫看來會是持久戰,有專家更預測新冠肺炎不會像SARS般完全消失,反而會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成了風土病,人們要學懂適應和病毒共存這「新常態」。看來,我們也要花些心思,為這「新常態」調整一下臨牀醫學教育,前提是必須讓醫學生有足夠的臨牀培訓和經驗,為他們將來的醫學訓練打好基礎;以及為學生及所有醫護人員和病人,提供足夠保護,以免他們受到感染。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