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找出源頭 減群組感染風險 防疫追蹤App 成效靠參與度

文章日期:2020年11月02日

【明報專訊】創新及科技局招標開發的「感染風險通知」應用程式,將於未來1、2周內供市民下載。當局表示市民可自願參加,藉記錄行蹤來追尋新冠病毒源頭。惟有人質疑這類App的實際成效,也憂慮有私隱泄漏風險。

追蹤疫情App能否減少病毒傳播?防疫與私隱又如何取得平衡?

防疫一大難題,是出現源頭不明個案,難以追蹤患者及其緊密接觸者的行蹤。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表示,即將推出的手機程式,目的是協助市民準確記錄進出不同場所的時間,現正積極向的士及餐飲等業界推介;市民透過掃描場所的二維碼(QR Code),資料會儲存在自己的手機App內,不會備存在政府或任何其他系統。若有確診者與用戶曾於相若時間到訪相同場所,程式會向用戶發出通知及健康建議。

使用這類應用程式,對防疫有多大幫助?

醫生:或能阻截第2、3代傳播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指,從公共衛生角度看來,以科技追蹤患者行蹤可減輕衛生防護中心的壓力,避免要大規模、短時間內追蹤患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的去向;當流行病學追蹤找到確診者曾到過什麼地方、有何共通點,有助控制群組爆發,或能阻止有第二、三代群組傳播。

他以香港管弦樂團早前有樂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為例。演奏會屬大規模團體活動,演出後觀眾和樂手各散東西,單靠人手追蹤各人去向「有排問」,若能借助科技追蹤患者行蹤,可加快效率。另外,若政府可即時公開確診者行蹤,公布可疑地點,市民可避免出入高危埸所,減少病毒有後續傳播風險。

下載「感染風險通知」App,可能要求用戶掃描二維碼或以藍牙來記錄行蹤,曾祈殷同意當中存在私隱隱憂,市民或因不想行蹤被記錄而拒絕下載;加上計劃為自願性質,全靠市民自行下載應用程式及自行「打卡」掃描二維碼,成效取決於市民是否願意使用。他形容,這類應用程式是一種被動方法,「要肯打卡先畀信息你」,若沒有足夠誘因,未必可吸引市民使用,「我相信(對防疫)未必有用」。

建議:結合搜索引擎 高危區自己查

防疫和保障私隱都十分重要,如何取得平衡?曾祈殷表示現時資訊氾濫,市民未必每天都留意衛生防護中心的記者會,或到訪高危地方而不自知。他建議,政府可以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形式,將流行病學追蹤數據放在手機應用程式內,讓市民出行前先搜尋目的地是否高危,或最近有沒有確診人士到訪,一個「quick reference」,能減少因人群聚集而感染的風險。

文:李祖怡、姚穎彤

統籌:鄭寶華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群組感染 衛生防護中心 私隱 新冠肺炎 健康碼 感染風險通知 新冠 防疫 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