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家人輕生非關愛 「憐憫式殺人」害人害己

文章日期:2020年11月16日

【明報專訊】近幾個月,香港發生多宗倫常慘案。有老邁母親與智障女兒雙雙墮樓,又有中年母親疑勒斃智障兒後割脈尋死;上星期,一名母親懷疑切斷家中煤氣喉,與兩名年幼兒女吸入過量煤氣昏迷,送院搶救後不治。

有人可能會責怪輕生者,不應帶家人尋死,奪去他人選擇生存權利。專家提醒,接連出現帶家人輕生的個案,或是一個警號!

大眾避免太多批判或美化

面對倫常慘劇,有人可能會責怪當事人自私——「自己死自己事,點解要拖埋仔女」。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梁倩儀認為,帶上家人輕生的背後,未必抱着「我想死都唔要你好過」的心態,反而更多是出於不忍子女成孤兒,又或是不想負累他人要照顧遺孤。她提醒,大眾應避免對事件太多批判,因為無論是自己尋死,或帶着家人一同輕生,都是一個悲劇。而輕生絕非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對身邊人以至社會帶來傷害;生命不可逆轉,不應合理化和美化輕生行為。

思想偏差 出現「妄想型利他行為」

「縱然背後有不同原因及動機,輕生都是暴力的一種。」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主席鄭寶君指,當事人或考慮到自己輕生後,家人能否得到照顧,因而出現「妄想型利他行為」(delusional altruism),選擇帶上他們完結生命。鄭強調,這種想法並非真正利他行為,「只是他們思想上有偏差,但其實這樣做是奪去他人生存權利」。

而部分人輕生原因會較功能性(instrumental),以為可以解決問題。例如面對欠債,部分人會有「自己結束了生命後,就不用困擾」的心態。惟鄭寶君指,輕生不代表問題可真正解決,「即使你了結生命,家人亦可能要為你還債;好多時候輕生者感到絕望,但冷靜過來才發現輕生從來不是出路」。

另外,近年亦有不少照顧者帶同被照顧者輕生的個案,當中不乏年老夫婦。鄭寶君認為,與老伴一同輕生可能是出於「唔想對方辛苦,寧願幫他解脫」的心態;看着伴侶長期臥病在牀,身體愈來愈差,加上有感自己能力有限,未必能好好照顧另一半,出現「死是一個好的選擇」的錯誤想法,而作出「憐憫式殺人(mercy killing)」的行為,導致悲劇發生。惟她强調,不論原因是什麼,輕生也屬一種罪案,「輕生不論是在道德層面、在社會上也是不會被接受的行為;不論有何原因,也不應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若遇到困境未能解決,適時尋求專業援助才是正確選擇,「人的性命十分寶貴,一旦失去性命,什麼也做不了」。

接連發生 社會支援或響警號

鄭寶君提醒,接連出現帶家人輕生的個案,或是一個警號,讓社會留意在哪一方面缺少了支援。尤其在疫情初期,不少有特別需要的人士,面對原有宿舍服務暫停,生活規律被打斷而要留在家中,當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在家中「你眼望我眼」,相關機構又未能及時提供適切支援,對照顧者及被照顧者也造成壓力。

「絕路之外還有許多路可以行,為何當事人只見到一條路?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梁倩儀認為,當事人是否因為生活圈子窄?壓力遠遠超乎所能承受?社會有無足夠支援?支援是否到位?她提醒,各方都需要慢慢在社區「織網」,播下支援種子。

擴生活圈子 儲抗壓彈藥

有媽媽向梁倩儀分享經歷,當年要照顧年幼的智障兒子,感到吃力,曾經想過一起輕生,一了百了。「她經常覺得智障小朋友一世都會受苦,又要辛苦照顧他,不如跳下去,咪乜事都無囉……」想輕生的一剎,兒子對着媽媽笑,她便不忍心與子輕生,覺得自己沒有權奪去他的生命。兒子的笑容告訴她,智障小朋友不一定辛苦,而身為媽媽有責任令兒子保持歡笑。

梁倩儀提醒,日常生活需要儲定「抗壓彈藥」,例如找朋友和家人陪伴,互相支持。她憶述一名青年,在閉上眼想跳下時,腦海浮現他一班好朋友哭泣的畫面,便不忍心離開他們,放下輕生的念頭。平時「儲定彈藥」,遇到困難時,可能首先想起找朋友傾訴,而不是走上不歸路,「生路愈多,絕路就睇唔到」。

■24小時防止自殺求助/情緒支援熱線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2389 2222

撒瑪利亞會24小時熱線

2896 0000

醫管局精神健康專線

2466 7350

社會福利署熱線

2343 2255

生命熱線

2382 0000

明愛向晴軒

18288

利民會

3512 2626

香港輔導及心理學會

6218 1084(WhatsApp)

文:姚穎彤、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情緒困擾 自殺警號 自殺先兆 自殺 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