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故現瘀傷 血癌警號?

文章日期:2021年01月25日

【明報專訊】做運動時,明明沒有撞傷或跌倒,翌日手腳卻出現一片瘀青,何解?難道是血癌徵兆?除了碰撞,還有什麼原因可引致瘀傷?瘀青有礙觀瞻,用熱雞蛋是否可「碌走瘀血」,加速散瘀?

日常生活或運動時偶有碰撞在所難免。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羅英勤指,瘀傷成因大都與身體碰撞有關,皮膚下微絲血管受傷爆裂,血液從微絲血管流出;而為了止住流血,血小板、凝血因子會形成血塊,變成一片瘀青。剛受傷時,瘀傷會呈深紫或紅色,之後變成黃色、青綠色,整個過程維持約1星期。瘀傷屬常見運動創傷,常與一些多碰撞、隊制及持器具運動有關,如籃球、網球、棒球等,因與別人或器材碰撞而令身體有瘀傷。

無碰撞也可致瘀傷

單獨一人做運動,過程中沒有任何碰撞,為何仍出現瘀傷?羅英勤笑言,其實大多數是「撞到而不自知」。而一些高強度、長時間的運動,如長跑、舉重等,重複使用肌肉,可能會令肌肉及皮膚附近的微絲血管受傷,導致瘀傷。而近年大熱的空中瑜伽,運動時身體不同部分會被繩索吊牀(hammock)「箍住」一段時間,皮膚不斷與繩索摩擦,加上被「箍住」時有外來壓力,均容易引致皮下微絲血管出血;情况就如踏單車長時間坐在單車位、穿緊身衣服時摩擦導致瘀傷一樣。

「操練」血管防瘀? 不可能

空中瑜伽動作會令血管長時間受壓,導致瘀傷;若不斷重複練習,可否令微絲血管變強,變得不易破損?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牀副教授、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王紹明指,微絲血管只有一層細胞的厚度,加上為了讓養分通過,血管組織有先天結構,令它可做到運送血液、養分的功能,故不會「練多幾次就整多幾層細胞,有壓力都會再爆」。

想避免瘀傷,羅英勤建議,注意運動時會否同一位置長時間受壓及摩擦。在家做運動時鋪上軟墊,避免身體某部位長時間接觸堅硬地面,形成壓力導致瘀傷;如做空中瑜伽時,改用質地較滑的布料,減少身體與物件間的壓力。

有痛有唔痛?

同為瘀傷,為何有些不會感到痛楚,有些卻「掂一掂都痛」?羅英勤指,瘀傷代表血管壁破裂流血,故「點都會痛,差在多定少」。受傷後血塊擠壓周圍組織,包括皮下脂肪、皮膚等,當脂肪及皮膚的感應細胞有擠壓,便會有痛的感覺;加上血塊形成,身體或有發炎反應,形成發炎因子,亦會刺激負責傳送痛楚信息的細胞。

王紹明補充,神經線負責傳遞痛楚信息,而其在皮下的分佈錯綜複雜;加上不同部位的皮下組織,有些較鬆散、空間較多,有些較緊密,可能牽拉着不同組織,有不同痛感。

另外,當血小板功能不正常、數目太少,即使是輕微受傷,亦可能有不少的血流量,形成大範圍瘀傷。而藥物也會影響身體凝血程度,增加出血風險,例如薄血藥、亞士匹靈等;部分類固醇亦會令皮膚血管變得脆弱,令人更易有瘀傷。羅英勤提醒,若在3至4個月內身體不同位置不停出現瘀傷,特別是伴隨關節腫脹或無故流血, 如沒有刷牙卻流牙血、流鼻血等,則擔心是凝血因子出現問題,建議及早求醫,抽血檢查。

膠原蛋白流失 長者易有瘀傷

王紹明補充,女士、長者均較容易有瘀傷,因女士皮膚、微絲血管較薄;而長者年紀大,膠原蛋白減少,軟組織失去彈性,「有可能撞一撞 、壓一壓都容易瘀」。另外,若身體缺乏維他命C製作膠原蛋白,不但會令血管失去彈性易破損,亦會使血管周圍的組織容易出現損傷。

文:姚穎彤

編輯:蔡曉彤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