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冠疫症肆虐一年多,全球已有一億多人受到感染,不幸喪命的超過250萬人。病毒似乎無處不在,又沒有針對的藥物治療,難免令人惶惶不可終日;防止疫情擴散的社交隔離,又弄到社會經濟不景、百業蕭條。全世界指望科學家早點研發出有效疫苗,就像孟老夫子說的「若大旱之望雲霓」。現在疫苗終於面世,而且不是1款,而是40、50款,最早冒出頭的品牌已經開始應用。電視上看到世界各地市民爭相接種疫苗;香港是長者優先,相信遲些會輪到中、青年,但有一類人暫時要望「苗」興嘆,連排隊也沒份兒,那就是兒童。
兒童,尤其是嬰幼兒,體質和免疫系統功能和成人大不相同,對病毒疫苗及許多藥物的反應也有很大分別。因此在成人身上做的藥物或疫苗測試結果,不能照單全收以為在兒童身上也有同樣效果。新冠疫症來勢急遽令人措手不及,科學家和各大藥廠倉卒研發疫苗,至今所有臨牀研究對象都是18歲以上人士,新冠疫苗對兒童的安全和效用,尚屬未知數。雖然已有藥廠開展了第三期的兒童臨牀研究,可是因為種種原因,兒童,特別是嬰幼兒的臨牀研究比成人的困難得多,兼且需時甚久,相信還要等待一段不短日子,才有兒童新冠疫苗面世。
兒童打疫苗比成人複雜得多
其實,只要看看衛生署制定的指引,便知道給兒童接種疫苗比成人複雜得多。有些疫苗,嬰兒呱呱墜地便要接種第一針(例如乙型肝炎疫苗),有的卻要延遲兩個月(例如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及小兒麻痹症的「混合針」)至1年(例如預防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的混合疫苗)不等,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更要等到小孩讀小學5年級(約11歲)時才接種。所有疫苗都不是接種1次便了事,最多的要接種5次才算功德圓滿。
衛生署的指引,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參考世界各地的經驗及衛生當局指引,再考慮本地環境而制定,主要是根據不同年齡兒童受感染的可能,以及免疫系統功能對疫苗功效的影響。其中一個例子,是麻疹疫苗的應用。數十年前,香港差不多每個小孩都會患上麻疹,所以每一個新生嬰兒的母親,曾經患麻疹的機率極高。這些母親體內都有對抗麻疹病毒的抗體,通過胎盤傳送到胎兒體內,所以嬰兒出生後都不會受到麻疹病毒侵襲;可惜好景不常,這些外來抗體會逐漸消失,到9個月後差不多消失殆盡,嬰兒便會容易受到麻疹感染。所以那時香港衛生署的疫苗指引,是嬰兒在9個月大必須接受麻疹疫苗。可是後來發覺,9個月大的嬰兒,因為免疫系統還未完全成熟,接種疫苗未必能產生足夠抗體,抵禦病毒侵襲,但要是把接種年歲推遲,勢必令許多9個月後的嬰兒受到麻疹荼毒。直至香港因群體免疫令麻疹差不多絕迹,衛生當局才把麻疹疫苗接種推遲至1歲。
自古流傳說法,「寧治十男子,不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不治一小兒」,真的是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