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心和肺不單是同位於胸腔的器官,它們對身體的功能也是息息相關。簡單說,心臟會把肺部高含氧量的血,經動脈運輸供應到身體各處,亦會把血液從身體各處經靜脈集中送往肺部「加氧」。因此,如果其中一方有病,不但影響本身功能,還可能因「合作失衡」而損害另一方的正常運作。
左心室功能受損 可致肺水腫
肺水腫(pulmonary oedema)就是一個好例子。它的產生是源自肺部內血管壓力上升,導致液體排出血管至肺部組織的速度過快,產生「水浸肺」的現象,令病人呼吸困難,甚至因為細血管破壞而產生粉紅色帶泡痰涎。因為心臟疾病而引起的「心源性肺水腫」(cardiogenic pulmonary oedema)是一個常見的內科病例,左心室功能由於心肌梗塞或其他病變受損,因而影響「鄰居」肺部,使到肺靜脈血壓上升,產生上述肺水腫現象。
除了氣喘外,病人還可能有咳嗽和喘鳴(wheeze)等病徵,再加上有很多病人是長者和有吸煙史,故醫生還需要考慮其他可能,如慢阻肺病、哮喘急性病發、肺炎等。如果不及時就診,接受利尿劑和氧氣治療,嚴重急性「肺水腫」足以致命。
慢性肺病 增右心室負荷
另一方面,「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cor pulmonale),就是因肺部疾病而拖垮心臟,通常發生於慢阻肺病、肺間質纖維化和支氣管擴張等慢性肺病。由於肺部結構與功能持續不正常,使到肺循環阻力增加,令其相鄰的右心室長期負荷過大,引致心臟衰竭甚至發大。臨牀徵狀除了本身肺病的咳嗽和氣喘外,還包括口唇紫紺、乏力、心律不正、胸悶和水腫等。除了服用治療心臟衰竭的藥物外,這些本身患有長期慢性肺病人士都應該考慮使用長期持續氧氣治療(long-term oxygen therapy),改善病徵和紓緩呼吸困難,還可以改善血氧水平甚至延長壽命。
持續氧氣治療 改善血氧水平
隨着人口老化,患有長期心或肺疾病的長者數字逐漸增加。因此,當處理一些病情較嚴重的肺病長期患者,除了一般肺部檢查,例如X光、電腦掃描、肺功能測試等,還可能要考慮心電圖、心臟超聲波、24小時心律監察、冠狀動脈電腦掃描等心臟檢查工具,為病人作出更全面的評估。
文:陳偉文(香港胸肺基金會主席、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