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言自得:打針了

文章日期:2021年04月19日

【明報專訊】3月9日早上,我去了新落成的中文大學醫院,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那天醫院的疫苗中心還未開始正式運作,只是以「綵排」形式測試中心的硬軟件配備。當天接種疫苗的「白老鼠」多是醫院同事,我也自動請纓。整個「綵排」順利,但參與接種者都是「自己人」,對地方環境及醫療運作都不陌生,流程暢順是意料中事;大家都期待21日後接種第二劑疫苗時,中心已向公眾開放,才可更中肯地評估服務質素。怎知跟着便發生了疫苗包裝紕漏事件,第二次接種要延遲,那時的確有點怏怏不悅,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日。幸好過了幾天便收到衛生署通知,疫苗新貨已抵港,數天內便可恢復接種。

4月6日上午到醫院作第二次接種,但見同道者絡繹不絕,人龍在地面樓層轉了1圈,經電梯上了1樓再轉1圈,才坐升降機上7樓接種中心。後來得知,那天預約了接種的共2000多人。雖然人多,但院方安排得宜,人龍秩序井然,等候時間不超過1小時;加上排隊地方寬敞舒適、空調充足,工作人員服務態度相當不錯,等待過程並不難受。我排隊時眼見人龍有序地向前移動,在同一地點很少停頓超過數分鐘,反映中心接種人員高效運作,真的做到「客如輪轉」。終於上了7樓疫苗接種中心,在等候室坐了一會便給請進了打針房,給我接種的護士態度和藹、解釋詳盡,打針技術一流,今次經歷可算無懈可擊。

相比外國經驗,香港人算是有福。在CNN、NBC等美國電視上看到,美國人在疫苗中心外排隊,動輒在烈日當空下或寒風凜冽中等上一整天,有些甚至苦候多時才知疫苗已用罄,徒呼荷荷。美國的小弟加拿大更不堪,新冠疫症早期,當疫苗尚在研發階段,加國已向歐美藥廠訂購了大量疫苗,足夠每名國民接種5次之用。後來疫情一發不可收拾,死的人愈來愈多,社會經濟日益蕭條,以「社交隔離」控制病毒傳播,又因國民不合作而無法有效執行,疫苗似乎是控制疫情和挽救經濟的救命草,立刻變成奇貨可居,歐盟及美國都扣起自用,尤其是美國更是六親不認,連加拿大這小老弟也不予照顧,所有訂購了的疫苗都「有拖無欠」。我在多倫多的親友打了第一針,要等16星期才有望打第二針,這還只是政府的估算,能否兌現還是未知之數。政府為了安撫市民,還說兩針相隔16星期,而非藥廠指引所說的21天,效用不會受影響,不知當局能否提供證據,支持這新穎說法?加拿大國力和美國相比,是弱國;「弱國無外交」,訴諸疫苗也是一樣,唯有怨自己不爭氣,未能自行研發製造疫苗。

第二劑反應較大 翌日請病假

說完了美加,再回到我的個人經驗——接種後的身體反應。中大醫院接種中心提供的疫苗是復必泰,和大部分人一樣,我接種第一劑後沒有什麼不適,當天晚上好像有些累但似乎是心理作用居多,我一樣可以如常跑步,接種的手臂痠痛了一天半便沒事。第二次接種後反應較強烈,當天晚上累得很早便抱頭大睡,第二天還要告了半天病假。一邊腋窩每半小時便有針刺般痛楚,但每次只維持2至3秒,似是那部位神經線受到刺激而致,幸好這陣痛只維持了1天半便不藥而癒。

總的來說,我個人接種疫苗的經驗是感覺良好,雖有「反應」但無大礙。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復必泰 中大醫院 中文大學醫院 新冠疫苗 霍泰輝 兒言自得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