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陳院長,我們會做個好醫生!」剛剛看着一班醫科畢業生穿上白袍,興高采烈地迎接人生新一頁。下筆之際正是文憑試開考的大日子,又將有一批醫科新生進入醫學院,成為明日的醫生。
「什麼人才適合學醫?」這是院長的必答題。多年來我見證了不同「類型」的醫生,有些視救急扶危為己任,終身任勞任怨卻依然敬業樂業。有些卻打從開始便入錯行,總是怨天尤人,或是只着眼個人利益。坦白說,我沒有水晶球,也不懂面相,不能夠預知哪個學生將來會成為好醫生。我覺得問題不是什麼「性格」適合學醫,而是什麼「心態」才適合走這條杏林路。我時常強調:「學醫,其實是學做人。」究竟如何可以從學醫去學做人?
【學謙卑】
每年的公開考試,只有成績最好的0.5%至1%的學生可以入讀醫科,能夠躋身醫學院的學生全都是「叻仔叻女」。學醫的第一課,就是不要因以往的勝利冲昏頭腦。在中學年代名列前茅,拿了多項獎項,並不代表入了醫學院便一帆風順。因為比自己更優秀的大有人在,要學習謙卑,倒空自己,在還有師長教你,還有機會去犯錯的時候,虛心接受別人的教導和提點。因為當你成為醫生之後,你背負的是別人的生命,任何微小的失誤都可能引致無可彌補的後果,所以我們必須以謙卑的心去終身學習。
【學修養】
現實生活中,一定有很多限制及不完善的地方,學醫正是提升個人修養的最好時機。求學時期,我們往往要面對種種「不合理」的人和事,經常有學生問:「為什麼要上這些沉悶的課堂?我將來要當外科醫生,為什麼要學這些既複雜又無關重要的知識?為什麼考試的題目是lecture notes沒有提及?為什麼不准許我們到這個病房?為什麼那個醫生的態度這般傲慢……」當我們面對不明白、不認同、不完善的事情,究竟是只顧埋怨、破口大罵,還是要學習如何從中提升自己?我們都希望可以改革制度,改變世界,但首先我們要學習進入這個世界,認識這個世界不完善的地方,才有機會去把它改變。學修養,就是要明白自己並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要世界變得更美好,首先便要提升個人質素。
【磨練意志】
眾所周知,讀醫艱苦,學習壓力大,要吸收很多知識,考試範圍更是無遠弗屆。雖是如此,其實這是對身心很重要的鍛煉,當醫生便要學習如何管理壓力,管理時間。畢業後便發現讀醫的「艱辛」日子其實是杏林路上的「蜜月期」。當中挑燈夜讀的日子,覺得非常辛苦又見不到盡頭的夜晚,其實都是鍛煉自己的身心和毅力,為自己將來做好準備。
【同理心】
做醫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同理心,能夠設身處地明白別人的痛苦,體會患者家人的憂慮。正如年輕的醫生不會有着老人家駝背和周身骨痛的煎熬,但他們需要明白長者的痛苦和限制。新一代的成長大多不會太艱難,要體會什麼是困苦無助並不容易,但唯有這種同理心,我們才可以不止「醫病」,更要「 醫人」。因此,醫學院都積極透過不同的方式和學習方法,讓學生對不同病患有更深的體會。
【放眼世界】
多年來香港的醫療水平能夠保持國際領導地位,是因為我們明白世界之大,願意向外學習及廣納人才。學醫便要認識自己實在太渺小了,我們需要放眼世界,把握機會到不同地方學習及體驗基層社會,提升個人的知識、眼界和胸襟。
學醫,其實是學做人,需要終身學習。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