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頸踩背風險高 按摩「追力」 陷繃緊惡性循環

文章日期:2021年05月24日

【明報專訊】港人工作忙壓力大,容易周身骨痛!不少人會到按摩店「鬆一鬆」,舒暢身心。究竟傳統中醫的按摩推拿,或按摩店提供的中式按摩,或「中西合璧」的腳底按摩、日式按摩、瑞典式按摩有何分別?

按摩有不少禁忌,扳頸、踩背、追力……亂按隨時出事!

坊間按摩類型繁多,推拿、油壓按摩、指壓,有何分別?如何選擇合適服務?

「舒適」按摩 未必有治療效果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校友會副會長、註冊中醫區梓桓表示,醫書《醫宗金鑑》內提到「正骨八法」,包括「摸、接、端、提、推、拿、按、摩」。當中「摸、接、端、提」一般用於治療骨折,「推、拿、按、摩」則針對肌肉、筋骨,亦可用作檢查。他估計,坊間按摩店一般統稱按摩服務為「推拿」、「按摩」,可能是參考「正骨八法」,抽取並合併不同字眼來取名。

他強調,雖然同樣稱為按摩,惟坊間的中式推拿、按摩服務,主要以舒適享受為主,未必有中醫治療原則及理念;而中醫推拿、按摩以至針灸,以治療為目標,針對患者實際病况、穴位、經絡、筋骨等解剖原理作治療改善,「不是全身都按,亦不會只為舒服」。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推拿課程兼職導師、註冊中醫徐思濠補充,不少人以為推拿、按摩只可用於治療與筋骨相關的痛症,其實中醫亦會以此治療部分內科問題,如紓緩經痛、月經不調、胃痛、消化不良等。

物理治療 推捏拍增血液循環

東華學院醫療及健康科學學院教授及課程主任(物理治療)司徒佩玉指,按摩是物理治療常用治療手法之一。物理治療師評估病情後,會採用不同治療方法,其中按摩是根據肌肉纖維方向,運用推、捏、拍等手法放鬆肌肉、增加血液循環。手法治療以外,還可利用不同的電療儀器,再配合適當運動,作為整體治療,而非單靠按摩。

嚴重筋骨肌肉痛 宜看中醫

至於各類按摩手法有何分別,徐思濠解釋,中式按摩結合按摩、穴位推拿;腳底按摩則是「中西合璧」,利用西方有關足部反射區的概念,配合中醫穴位理論,達「治未病」或實際治療效果;指壓屬日式按摩的主要手法,用手指在肌肉、穴位、經絡按壓;油壓則屬歐式、瑞典式按摩手法,旨在令人放鬆。選擇哪種按摩服務,視乎個人需要;如只是為放鬆,「用任何按摩手法都有效」;但如有嚴重筋骨肌肉痛症,如腰痛,就應向中醫或專業人士求診。

全身按摩逾2小時 可傷神經血管

徐思濠警告,每次按摩時間不宜過長,全身按摩應不多於2小時、局部按摩則不超過半小時,否則有可能引致損傷、勞損,甚至傷到神經、血管,或導致發炎。按摩力度亦並非愈大愈有效,有些人因為「受力」而要求大力按摩,或是過度按摩的徵兆。司徒佩玉補充「追力」可致肌肉纖維化,想放鬆肌肉卻反而變得更繃緊。按摩位置亦要注意,因某些部位受傷風險高。區梓桓指,如針對肩、頸位置的大肌肉,風險不算高;惟「扳頸」、「踩背」等動作講究技術和力度控制,一時錯手,或會引致嚴重神經損傷或骨折,「不建議亂試」。司徒佩玉亦提醒,頸動脈位於頸部兩側,不宜隨便捏按。如果感到頭暈、面或手部麻痹,應立即停止按摩。

■不宜按摩人士

● 骨質疏鬆患者易導致骨折

● 患類風濕關節炎,按摩使病情加劇

● 血友病患者容易出血

● 正服食薄血藥有出血風險

● 血管栓塞

● 靜脈曲張

● 開放性傷口

● 心臟病、高血壓患者

● 皮膚敏感

● 身體極度疲勞

● 太飽或太餓

資料來源:區梓桓、徐思濠、司徒佩玉

文:姚穎彤、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相關字詞﹕姿錯能改 穴位按摩 推拿 腰痛 肌肉 按摩 物理治療 中醫 健康 每日明報-副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