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剛踏入夏天已酷熱難耐,今年5月「熱夜」(即全日溫度至少28℃)日數打破歷年紀錄,上星期部分地區體感溫度更曾超過40℃!以為逃入室內,躲過艷陽,就可以降溫防中暑?惟室內氣溫受建築設計、物料、通風設備等影響,溫度隨時高過戶外,亦可能導致中暑。
關注囚權組織「石牆花」早前發起「十萬火急行動」,要求懲教署改善監獄酷熱環境;然而,酷熱環境又豈止監倉,香港不少劏房、籠屋、天台屋、鐵皮屋住戶,亦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室內溫度受什麼因素影響?不想熱到焫着,有何方法?
逾37℃破壞體內蛋白質
酷熱天氣下,戶外活動固然高危,就算身處室內,也有可能中暑!過去有調查發現,深水埗天台屋內錄得38.3℃,95%劏房戶稱家中熱過室外。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胡詠儀表示,室內溫度在25℃時,人體感覺舒適;當溫度升逾28℃,就會開始出汗,幫助降溫;若身處34℃以上環境,可增加心臟、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風險及死亡率,超過37℃更會破壞體內蛋白質。建議在室內擺放溫度計,留意室內溫度。
熱輻射穿玻璃入屋 窗愈多愈熱
有何原因導致室內溫度上升?香港理工大學屋宇設備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及副教授梅國威指,影響室溫因素眾多,包括空間大小、空氣流動、家具數目、所住層數等,當中以窗口面積、外牆物料及厚度、單位坐向的影響較大。熱能可以經熱傳導(conduction)、熱對流(convection)及熱輻射(radiation)3種方式傳遞,其中陽光屬熱輻射,可透過輻射作用穿過玻璃窗滲入室內,輻射熱量令室溫上升。故室內窗戶愈多,溫度愈高。
外牆厚助抗高溫 向西樓特別熱
他續指,樓宇外牆物料及厚度亦會影響室內溫度,以鐵皮屋為例,鐵屬良好導熱體,吸熱速度快;加上鐵皮屋四面都是鐵,一般常設於屋頂,受陽光全方位暴曬,故「(在同一時間、溫度)可能在磚屋覺得不太熱,但在鐵皮屋內已經熱到出煙」。他形容,樓宇外牆就像皮膚,外牆用料層數愈厚,愈可阻隔室外陽光的輻射熱;以香港樓宇為例,外牆一般有數層物料,如磚頭、批盪、油漆,亦有助隔熱。
另外,單位坐向對室內溫度亦有影響。梅國威表示,室內牆壁每日均會吸熱及散熱,如住在「向東樓」,牆壁早上會受太陽直接照射吸熱。而隨太陽移動,陽光從不同角度照入室內,令熱能儲存(thermal storage)增加。若住在「向西樓」,屋內因早上周邊溫度上升而吸熱,積累熱能,待太陽移動至西邊再受熱,「在太陽下山前一直曬住,會令人感覺更熱」,熱能要待晚上才會慢慢散走。故坐向為西邊的房屋,室內溫度感覺較高。
由此可見,建築設計對室內溫度有重大影響。梅國威指,香港現時有針對商業樓及旅館的總熱傳送值(Overall Thermal Transfer Value;OTTV)規定,限制建築物吸收的太陽熱能。OTTV計算建築材料的熱傳送系數,可影響熱力從外部透過建築物表面傳遞至內部的功率。建築師設計樓宇時,需要計算樓宇外殼,如屋頂、外牆、窗戶的能源消耗量指標,減低空調系統能源消耗,變相可控制室內溫度。現行守則下,平台層(podium)OTTV不得超過每平方米50瓦特,樓層(building tower)則不得超過每平方米21瓦特,惟住宅不屬規管之列。
風扇冷氣同時開 耗電更少
住戶不能改變建築物結構和外殼,想控制室內溫度,「就要靠自己行動,如開關冷氣」。梅國威教路,如想阻隔熱輻射進入室內,可以查看大廈屋契,在可行情况下於窗戶貼上隔熱或反光玻璃紙。如想節省能源和電費,不想長開冷氣,可將冷氣開至睡前關掉,因開冷氣時牆壁變冷,即使關掉冷氣令室溫上升,「冷牆」亦可吸走部分熱能,令人感到涼快;亦可考慮同時開啟風扇及冷氣,並將冷氣溫度調高,相比單靠冷氣而一味調低溫度,耗電更少。
胡詠儀提醒,劏房、鐵皮屋、籠屋的住戶特別要提高警覺,由於居住環境通風較差,增加室內中暑風險。緊記在夏天要補充更多水分,開風扇或冷氣助散熱,或是到公園、社區中心等地方乘涼。另外,由於長者調節體溫、感溫能力較低,未必能適時離開高溫環境或採取降溫措施,容易在室內中暑。炎熱天氣下要多關心身邊長者身體狀况,鄰舍親友多加探訪和照顧。有些人為令身體保持乾爽,會拍上爽身粉吸走汗水,然而爽身粉會阻塞毛孔,阻礙排汗,反而不利散熱。另外,不要胡亂自行用冷水降溫,因突然降溫會導致血壓改變,加重心臟負荷。
爽身粉塞毛孔 阻排汗散熱
除了劏房、鐵皮屋高危外,待在密閉車廂內也可能引致中暑。胡詠儀表示,車停泊在戶外時,陽光從擋風玻璃透進車廂,如沒有打開窗便會把熱能困在車內,造成溫室效應,車廂愈來愈熱。有研究顯示車在陽光下照射10分鐘,封閉車廂內的溫度上升9至11℃;30分鐘後,車廂溫度上升20℃。梅國威形容,車廂就如鐵皮屋,如長期被曬又未有開冷氣,車廂溫度可達30至50℃,如有人或寵物留在車廂內會十分危險。要替汽車降溫,胡建議上車前打開兩邊車門,將一邊車門重複開關數次,增加空氣對流;梅建議用太陽擋,減少熱輻射射入車內。
文:李祖怡、姚穎彤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