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言自得:兒童難民

文章日期:2021年05月31日

【明報專訊】過去兩年,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及人命損失,似乎全世界無一倖免,和朋友群組在網上閒聊,有兒科同行說新冠病毒對兒童的殺傷力,遠比對老人甚至成年人低,上天似乎對兒童特別眷顧,過去兩年應該是兒童的幸運年。

若單看新冠疫情,朋友的說話或許不假,可是放眼世界看各地兒童的遭遇,過去幾年肯定不是兒童的幸運年,反而是受災受難的凶年。

全球兒童難民 約半個澳洲人口

不看別的,單看逃避天災人禍戰亂的難民數字,便知道各地兒童如何多災多難。根據國際救援組織「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的報道,2019年底世界難民總數約為2600萬人,其中一半是兒童。這些數字是什麼樣的概念?澳洲2020年的人口,是2570萬,全球的兒童難民,便相等於半個澳洲人口,這還未包括成千上萬死於戰亂,或在走難途中因殺戮、被虐、意外、飢餓或種種其他原因致死,連難民也做不成的亡魂。單在中東的敘利亞,因為外侵內患導致的連年戰火,被迫離鄉別井的難民,人數便達660萬,比整個香港人口只差一點點。位於孟加拉南端的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市,是景色宜人的旅遊聖地,擁有世界最長的美麗海灘,但也有世界人數最多的難民營,收容了74.5萬名羅興亞難民,其中超過40萬是兒童,他們在家鄉緬甸飽受種族歧視和暴力逼害,已有90多萬人逃到了鄰國孟加拉作難民。

極度營養不良 影響腦神經發育

兒童難民,大部分都經歷過難以磨減的心靈和肉體創傷,不少是失去父母的孤兒,許多都因為經年流離失所以致失學失教,教育水平遠遠落後同齡兒童,有些更因為極度營養不良影響了腦神經發育和智力發展。多數國家的難民營,都只為難民提供基本的生活需求,主要原因是不想鼓勵更多人為了尋求美好生活,鋌而走險走上難民之路。有些收容國本身並不富裕,礙於本身的經濟狀况,想提供好一點的服務給難民也心有餘而力不足,孟加拉便是一個例子。

相信不少人還有印象,香港也曾有過難民營。上世紀70年代,越南戰爭剛結束,南北越一統,不少南方人因為恐懼北越的統治,不惜冒險乘船逃到周邊國家或地區。1975年5月,香港迎來了第一艘越南難民船,帶來了約3700多難民。往後多年,越南國內因為經濟、政治、族群鬥爭、歧視等問題,不斷輸出難民,據聯合國統計,1975至1995年間,成功逃到外國的越南難民多至80萬,另有20萬至40萬喪生大海。那時周邊國家包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都宣布拒絕難民船泊岸,香港成了越南難民的避風港,政府在多處地點建立禁閉式難民營,作為這些難民在得到永久收容國接收前的臨時居所。我還記得有些載滿難民的船隻在海上漂流多日,缺水缺糧,有些兒童瘦得有如髑髏,有些更氣若游絲,到岸雖馬上送院急救也返魂乏術。

當年最大的難民營在馬鞍山的白石,威爾斯親王醫院順理成章成為營民的醫療站。我也曾到營視察,那裏條件不算差,但總不是孩子成長的理想地,而且來自南、北越的營民時有武鬥,禁閉式管理對孩子的心理生理也不健康。想起這些孩子在營中一住便住了十多年,整個成長階段都在這裏度過,不禁心酸。

人禍,有時比天災或疫症更可怕。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