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媽媽的神奇小子》票房突破2000萬,電影講述殘疾運動員蘇樺偉和「蘇媽」的故事,不少觀眾「喊濕幾包紙巾」。追劇看電影,女生好像特別「眼淺」,是否男女的生理結構不同,女生淚腺特別發達?或是受心理因素影響,情感太過脆弱?而當身邊人都哭成淚人,自己卻無動於中,又是不是「冷血」?
藉模仿對方行為 理解身邊事物
看同一部電影,不同人有不同感受,究竟為什麼?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牀心理學家梁重皿分享,基於生理因素而導致感動的理論,主要與大腦的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有關。這種神經元幫助我們獲取如「鏡子」般的學習方式,透過模仿對方的行為、表情、動作等,去理解身邊事物、獲取情報。「鏡像系統的功能基本上是與生俱來,可以觀察初生嬰兒,看到媽媽笑,寶寶也會跟着笑。」這種能力對於社交需求十分重要,協助我們讀懂身邊人感受,明白別人意圖與狀態,透過鏡像神經元分享自己情緒、個人經驗,產生人與人之間微妙情感連繫。
看催淚畫面 催產素分泌增易感觸
不過梁重皿補充,鏡像神經元只是其中一個解釋。2015年,學者Paul J. Zak也提出一個理論,指情感會受催產素,一種腦內神經傳遞物質所影響,與同理心有密切關係。當看到與情感相關的畫面,腦部會分泌更多催產素,讓我們對於情感感知更敏感。因此我們有時即使知道電影是虛構,但只要足夠投入情節和畫面,都能刺激身體生理機制,導致情感觸動。
主流文化 或令男士「淚腺閉塞」
但為何到了最催淚情節,女生淚涕直流,男士卻全程淡定「淚腺閉塞」?是否女生鏡像神經元特別發達、催產素較多?「女生更愛哭,跟生理結構沒有絕對關係。」梁重皿解釋,每個人表達情感方式不盡相同,在主流文化認為男生應理性、有淚不輕彈;成年人應該成熟,公衆場合哭是「不太妥當」;這些都會影響大家表達情感的方式。
輔導心理學家方婷補充,每個人有不同成長背景、性格特質和人生價值觀,所以不同人看同一部電影,會有不同解讀。有人較眼淺,可能是天生富有同理心,容易代入了電影角色、情節,甚至有感情投射,「投射就是指自身經歷會與電影連結,因此看某一些情節會特別感觸」。另一方面,「有人則會較理性,覺得電影是假象,會保持距離,當一個觀察者,不易代入角色情節」。
眼淺≠脆弱 不哭≠冷血
方婷另外指,有些人自我保護機制很強,不讓自己流露內心情感,「縱然他內心有很多感受,也不會表露出來」,所以不一定要流淚才是很觸動;有些人比較慢熱,不流淚,不代表他沒有感受或感受不強烈。
哭,常被視作脆弱的表現,在戲院中害怕被旁人聽到自己「嗦嗦」聲涕淚交垂,但方婷指「毋須羞於表達自己的情感!你覺得感動就去哭吧,容許自己感受自己的感情,其實是好事」。眼淺的人較易表達情感,不會壓抑,在心理學來說是一個健康的現象。她指出,不要抗拒自己的情感,覺得「喊好核突」,反而要想「哪裏最感動到我,所以我喊」?有助了解自己更多,甚至有所成長;又或是看完電影後,與朋友討論一下電影主題、人物、情節,從中可了解他的價值觀、經歷和情緒,或他與生命中重要人物的情感連結。
持續悲傷影響生活快求助
不過,若過分眼淺,情緒氾濫,容易受外間刺激,就可能有處理不到的情緒,方婷提醒,若看完電影後一直沉淪在悲傷中,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就有需要求助,找辦法減少因外間刺激而導致情緒波動。梁重皿補充,作為朋友或身邊人,也不必過於批判他人的情感表達,不要惡意嘲笑、亂改花名如「喊包」、「乸型」等,嘗試多理解、多溝通。
相反,倘若看一部人人都覺得催淚的電影,自己卻不為所動,是否「冷血」?方婷認為,一個人「不為所動」有很多原因,「可能是他很壓抑自己的情緒,不懂得表達,習慣了不去表達或習慣與他人的情感保持距離,甚至只是比較慢熱」。另外,自閉症患者社交能力和同理心會與一般人不同,難以理解別人想法或代入別人感受。
文:唐可怡、李欣敏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