鯁喉急救3招 把握黃金5分鐘

文章日期:2021年11月08日

【明報專訊】食得過急、邊食邊說話,導致鯁喉、「落錯格」,嚴重可致死亡!

最近接連發生兩宗嚴重鯁喉意外,兩名傷者皆在留醫數日後不治。專家指出,鯁喉意外發生後首5分鐘為黃金急救時間,建議大家學習急救,把握時間救己救人。若平日進食時經常鯁喉,小心是吞嚥困難,或是神經疾病、中風等徵兆。

上月底一名7歲女童小息時吃啫喱糖鯁喉,另有一名58歲女子食燒賣鯁喉,兩人留院數日後離世。

窒息致腦缺氧 可招併發症攞命

食物塞在氣道導致無法呼吸,若不及時清除,傷者當下會窒息死亡。而上述兩宗意外,死者沒有即時窒息死亡,惟留院數日後宣告不治。香港急症科醫學院代表、急症科專科醫生梁遠雄指出,鯁喉窒息超過5分鐘,腦部就會缺氧;即使後來取出異物,腦部或已經損傷,傷者未必能自行呼吸,需要插喉協助。「如一個人要靠呼吸機呼吸,就可能出現併發症,例如發燒、痰多、肺炎等,或有可能因併發症而亡。」

氣道未關上 食物誤入致鯁喉

上一口還能順利把食物吞下,為何下一口突然鯁喉?梁遠雄解釋,食道與氣道都在喉嚨,進食時有神經反射,自動關上氣道,讓食物落入食道;但如果進食時貪快或身體機能有問題,神經反應不及或失去自然反射,沒有把氣道關上,食物就有可能「落錯格」,誤跌氣道引致鯸喉,最嚴重「一塊牛肉、年糕,堵塞氣道數分鐘就窒息身亡」。

咳出異物後宜求醫 免肺部感染

鯁喉時,傷者會無法說話,雙手通常抓緊頸項,因窒息而臉色變紫、暈倒,嚴重會缺氧,呼吸脈搏心跳停頓。梁遠雄強調,鯁喉後首5分鐘很關鍵,身邊人要把握時間急救,只要傷者馬上把異物咳出就未必有大問題。他們清醒、可以說話、自行呼吸,即使有小量食物殘渣「濁」入肺部,通常情况不會很嚴重。但建議把食物咳出後仍需到醫院求醫:「擔心有食物殘渣或異物落入氣道,需要觀察有沒有引起發燒、氣喘等併發症。」因異物本身帶菌,如果落入本應無菌的肺部,或造成感染。

高危食物:軟滑、肉丸大小

翻查報道,過去曾有人因被鮑魚、麵包、牛雜、鹹水角、墨丸等食物鯁喉而入院。梁遠雄認為一些質地較軟滑、大小如肉丸般的食物較高危,如年糕、蒟蒻等。別以為鯁喉只會發生在兒童身上,其實成人不時也出現意外,尤其是中風患者因吞嚥有困難,鯁喉風險較高;智障人士亦屬高危一族,他們身體機能雖然無問題,但一肚餓就心急進食,容易鯁喉。至於其他成年人亦有鯁喉風險:「成人進食時不專心,多說話、興高采烈,就很容易鯁親。」要預防意外,梁遠雄建議吃慢一點,進食時別多說話,小朋友就不應該「一路玩一路食」,家長餵食時可把食物剪碎,亦不建議追着小朋友餵飯,他們邊跑邊食都容易「濁親」。

至於長者和智障人士,照顧者應望着他們進食,留意有沒有異樣;如果留意到長者飲水時經常嗆到、咳嗽,或是吞嚥出現問題的迹象,可尋求言語治療師評估,看看有沒有需要轉吃糊餐。同時亦可把食物剪碎一點,若長者牙齒較差或不齊全,未必能徹底咬碎食物,直接吞下增鯁喉風險。

■急救法:椅背幫手救命 飲水反惹禍

鯁喉意外發生後首5分鐘為關鍵時間,若食物堵塞氣道超過5分鐘,腦部就會缺氧。急症科專科醫生梁遠雄指,當意外發生,最能幫助到傷者的是身邊人,建議大家報讀急救班,隨時伸出援手。急救可分為兩個階段,按傷者清醒或昏迷狀態而定。

清醒:按壓胃/拍背 吐出異物

救助兒童、成人

1.從後環抱傷者,將傷者前傾(圖A)

2.一隻手握拳(圖B),另一隻手掌包覆拳頭

3.雙手放胃部,用力向上按壓(圖C),每隔5秒按壓一下,利用壓力將食物吐出

獨處自救

1.站在椅背後,手握拳頭放在椅背最高處

2.將胃部壓向拳頭,用力向上按壓(圖D)

3.每隔5秒按壓一下,將食物吐出

反轉嬰兒

1.將嬰兒身體反轉背向自己,手腕(圓圖)拍向兩邊肩胛骨中間(圖E),拍5下

2.反轉嬰兒身體面向天,兩隻手指壓胸5下,如未能將異物吐出,再反轉拍背5下,交替進行,直至吐出異物

昏迷:人工呼吸 心外壓

如果傷者無法將異物吐出、暈倒昏迷、呼吸脈搏停止,就要施行人工呼吸、心外壓,直至救護車到達。

鯁喉時有些人會飲水或吃飯,試圖紓緩不適,但梁遠雄並不建議:「可能將食物愈推愈入,甚至令水直接進入肺部。」

文:張淑媚、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