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接觸一個專為晚晴人士圓願的慈善機構,他們的義工與我分享如何幫助病人在最後的日子達成心願的經驗。
心願,對不同的人帶着不同的意義。對健康人士,他們的心願可以十分遠大,例如要闖一番事業,或者要不斷地挑戰自我。但對晚晴人士,他們的心願可能簡單得只是到户外曬太陽,或去酒樓吃一口蝦餃,但身旁是否有人願意陪他們、花心思力氣助他們一圓這個似乎很簡單的心願呢?
當至親罹患重病的時候,親人必然極之擔心和焦慮。但如果病情是漫長而日漸惡化的話,身邊人難免會覺得沮喪及無力。身為子女,照顧父母本是天經地義;但中國人有一句頗為現實的說話,就是:「久病牀前無孝子」。當不停地照顧長期患病的父母,既看不到盡頭,又看不見出路,只會感到愈來愈絕望。如果子女的經濟能力有限,甚至是所謂「搵朝唔得晚」,連自己的生活都成問題,又怎能照顧長期患病的父母呢?
當我還是一個年輕醫生的時候,曾經遇過一些照顧者最終因受不了壓力而選擇逃避,完全消失了!當醫院終於找到他們的時候,我曾經痛斥他們一頓:「你怎能如此對待自己的父母……」如今年紀大了,理解多了,我才懂得同情照顧者的痛苦與無奈。
我自己是醫生,亦同時扮演照顧者的角色。作為照顧者,要承擔的壓力和責任是他人難以理解的。面對至愛,我們總希望把他們照顧得最好。但什麼才是最好呢?我現在會告訴照顧者:「你不應覺得自己可以無止境地承擔所有責任,因為總有一天你會感到疲累乏力,甚至倒下來,或覺得自己異常失敗而想逃避。」
喘息空間 將照顧變成「可持續」
面對長期患病的家人,或者年邁的雙親時,作為照顧者最重要的是將照顧變成「可持續」(sustainable )。例如安排特定時間陪伴病人,在相聚的一刻全力以赴,做到最好。離開之後,照顧者便盡量回復自己的正常生活。最辛苦的還是那些需要與病人一同生活的家人,白天要工作,晚上繼續照顧患者,或是放棄工作而日夜不停照顧患病親人,要找個喘息空間殊不容易。因此,當有困難時,你應該告訴親友或是專業人士,希望他們可以為你分憂或提供協助。總要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唯有這樣你才可以繼續走這條孤獨的路。
人生總是要挑起一個又一個的擔子,有些擔子似是太重卻又揮之不去。在這條孤獨路上,只有自己默默承擔。星空下,我們付出多一點關心給這些孤獨人,讓他們堅持為患病的親人積累美好的回憶。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