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見:「蟹足腫」橫行難搞

文章日期:2021年11月29日

【明報專訊】當皮膚表面受到不同程度傷害時,如傷口屬淺層及面積細小,一般是不會留下疤痕;但如果創傷範圍較深而大,又缺乏正確護理,出現疤痕的機率相對增加。當疤痕填補傷口,小小紅腫隨着時間漸漸消退,這就是正常生理反應(表淺性疤痕)。

我們對於疤痕的生理學認識仍然未夠全面。在傷口癒合過程受不同因素影響,臨牀上,疤痕主要分為3大類:表淺性、萎縮性和增生性。表淺性疤痕是最簡單,時間愈久,疤痕愈難察覺。萎縮性疤痕,最常見是由暗瘡引起,通常發炎時間愈長、涉及範圍愈大,出現疤痕的機率就愈大,一般發炎1至2個月就會出現凹痕。而增生性疤痕主要分為兩種:蟹足腫(蟹狀肉芽)及肥厚性疤痕;它們會在幾星期內不斷增生,所以需要立刻治療,以免惡化。

疤痕凸起 形狀如蟹鉗

蟹足腫(keloid)來自希臘語,意思是蟹足(crab's claw)。早在1700年埃及已有文獻記載,直至19世紀初開始有西方國家引用。早期還未有類固醇,治療蟹足腫,實在束手無策。

蟹足腫是凸起疤痕,形狀肥肥長長,好像蟹鉗;它會不斷地生長,範圍遠遠超過本身傷口。目前仍未了解形成原因,有些人的體質較容易產生蟹足腫;以人種分辨,蟹足腫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人身上都較容易產生;從流行病學角度看,孕婦、青春期、肥胖、高血壓、燒傷、穿耳、水痘、注射疫苗較容易出現;若按身體部位來看,前胸、肩膀、上背部、耳垂、頸部、關節部位,如肘關節和膝關節等傷口,都會容易引發蟹足腫。視乎蟹足腫活躍度,病人會有不同程度痕癢及痛楚。

肥厚性疤痕隨時間減退

肥厚性疤痕(hypertrophic scars)只沿傷口線腫脹,不會超越;雖然會有少許痕癢及痛楚,但程度遠遠不及蟹足腫。還有一點,兩者最大分別是:當時間愈長,蟹足腫有可能愈趨嚴重;相反肥厚性疤痕會隨時間慢慢減退。

治療方面,矽膠片或矽膠藥水對肥厚性疤痕都可能有效,但對蟹足腫就未必有幫助。治療蟹足腫的方法就是每隔3至4星期,在疤痕位置注射類固醇;有皮膚科醫生會在注射前用液氮凍傷疤痕,效果較好,但成本也會高一點。蟹足腫若出現在耳珠就麻煩多了,要考慮手術切除外,也要採用不同方法防止再次出現,包括壓力貼膠布、放射性治療及重複注射類固醇等。

最後,當然是要盡量避免受傷,或不要令傷口有感染。如果擔心傷口癒合出現問題,就應盡快求醫,可將問題縮小及減低傷害。

文:黃偉傑(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