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言自得:疫情下的兒科

文章日期:2022年01月24日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在香港雖還未如外國那樣造成洪水猛獸般的災情,但種種因恐疫、防疫和抗疫而衍生的措施,對市民日常生活以至經濟狀况,都帶來重大影響。單是看旅遊業和飲食業,便心有戚戚。內地不通關,禁飛禁航加上強制到港人士隔離檢疫,已令旅遊業危在旦夕;前一陣子禁晚市堂食,已令飲食業氣若游絲;好不容易等到疫情好轉解禁,以為可以復蘇,又因Omicron變種病毒令禁令重臨,連農曆新年黃金檔期晚市也做不成生意,入了貨的食材可能要全部報銷,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新冠肆虐 兒童整體健康反好轉

有私人執業的兒科醫生跟我說,新冠恐慌症下,兒科亦是重災區。平時許多小朋友看醫生,都是因為患了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病毒(rhinovirus)、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腺病毒(adenovirus)、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or B virus)等,都是常見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學校、託兒所等更是散播病毒的溫牀,這些處所小朋友混雜,又不懂奉行「社交隔離」,自不然「一人得病,百方感染」。新冠流行,小朋友大多日子都不用上課,又長時間戴着口罩,病毒傳播鏈都給截斷了,自然少了看醫生。過去數月,大部分私家醫院成人病房都有人滿之患,唯獨兒科病房病人卻是寥寥可數,連公立醫院兒童病房也罕見的空牀處處。

其實,新冠病毒肆虐,兒童整體健康反而有好轉之勢,並不僅見於香港,在疫情幾乎失控的英國,也有類似現象。去年底,英國一組研究人員,在英國皇家兒科學院的官方期刊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發表了一篇名為〈英格蘭在新冠疫症下第一年的兒童死亡率〉,報道了令人大感意外的研究結果。在該年(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英格蘭整體人口的死亡率比對上一年同期上升了14%,但18歲以下兒童死亡個案卻少了356人(由3423減至3067人)。雖然和兒童死亡總數相比,這數目不算多,但在整體死亡率大幅上升之際,兒童死亡率不升反跌,卻值得深思。

研究人員還發現,新冠肆虐之後兒童死亡人數減少,主要是10歲以下小童;年齡較長的死亡人數,兩年之間差不多完全沒有分別。至於死亡原因,疫情期間死亡的兒童有67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約一半死因和新冠感染有關,但因其他細菌或病毒感染致死的兒童則較上一年顯著減少。

英格蘭研究進行期間,正值英國疫情猛惡,政府醒悟到不能再佛系抗疫,守株待兔地等待「群體免疫」救國,正雷厲風行地執行「社交隔離」(當然首相府派對除外)、封城封區、學校停課。研究結果顯示,公共衛生運作,的確可以預防一部分兒童疾病,尤其是感染,但長遠來說,這些運作,對兒童是禍是福,特別是心智方面的發展,值得繼續研究。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社交隔離 兒科 英國疫情 疫情 健康 霍泰輝 兒言自得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