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意見:以情勝情 冷靜思考戰勝驚恐

文章日期:2022年04月18日

【明報專訊】「情緒是五臟功能的外在表現」。註冊中醫張懿松指出,驚恐情緒與中醫的「腎」相對應,當腎有問題,容易出現驚恐症狀,「驚則氣亂」、「恐則氣下」。「簡而言之,驚和恐都會令氣血運行失調,而導致其他臟腑(如心、肝等)出現症狀。」因此診治驚恐症時,一般會考慮腎、心、肝的問題來針對治療。

腎虛心虛 驚恐來襲

驚恐症發作時,會伴隨心悸、胸悶、手震等。張懿松指,先從病人身體狀况、病史、服用藥物等,排除其他病的可能,「除了心臟病,心跳手震也可能是甲狀腺問題」。若難以靠臨牀徵狀排除,會建議病人去做詳細身體檢查。

中醫認為驚恐症有3大成因,首先是先天不足,遺傳是一大主因;二、成長過程或環境造成的壓力因素;三、後天其他生活因素影響,「我們叫做臟腑的虛損,消耗得緊要,例如大病後或操勞過度,導致後天的腎虛、心虛,並主要表現在情緒變化上」。

藥物+針灸 安神定志

治療方面,張懿松表示,主要是安神定志,藥物和針灸互相配合使用,「針灸善於調節氣血運行,一般見效會較快。然而補虛仍以藥物較佳,兩者互補不足。」另外,推拿亦有療效。他提醒,市面上雖有中成藥可以起效,但建議先諮詢中醫,了解病情才開始用藥。

另外,驚恐症由多因素導致,除了以上治療方案外,亦盡可能找尋病因。張懿松表示,「可能在生活細節上找到細微病因,若可改善,如改善睡眠、減少刺激的飲食,對康復必然有幫助」。

「俗語有云『心病還須心藥醫』,中醫也有『以情勝情』的概念(圖),即是用情緒治療情緒。」張懿松指,中醫認為思慮能克制驚恐,也就是嘗試冷靜下來思考。「例如,驚恐原因是因為疫情,便要正確去認識疫情的相關資訊。」同時,患者應正確認識驚恐症,即使未必能治癒病症,也有助控制病情。

新冠疫情持續,張懿松遇到有驚恐症病人因發作頻繁而求診,或者是過去沒有驚恐病史的人,在疫下出現心悸、手震的情况。他指出,疫情下的壓力可能是觸發因素,「如本身有先天不足或後天虛損,遇到『撻着』的因素,如突然遭受猛烈刺激或長期壓力影響,就會發病」。他提醒,要多留意身邊人精神健康,如情緒受疫情影響,甚至性格上出現轉變,「很多人出現驚恐症或其他情緒病徵狀都不自覺,要靠家人察覺變化」。

■對應貼士

◆蓮子百合安神 按穴紓緩心悸

受驚恐症或情緒問題困擾,張懿松建議,可以蓮子和百合作食療,「兩者都有養心安神作用」。而當驚恐發作時,可按壓內關穴紓緩心悸。

●內關穴

功效:寧心安神,緩解心悸不適

位置: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約3指寬),兩筋之間

按法:每次按壓30秒左右,有局部痠脹感為合適

[健康]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副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