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天文台今年早於4月已發出酷熱天氣警告,5月又錄得總雨量436.5毫米,較正常值多約50%。近兩周持續下雨,今年似乎要過一個又熱又濕的夏天!
提到「天氣病」,大家多會想到寒冬的低溫症、盛夏的中暑熱衰竭,頂多還有翻風落雨的關節痛;但原來在高溫潮濕的日子,受細菌感染而入院的人數會上升,哮喘、肺炎發病風險亦會增加。高危一族勿掉以輕心!
近日又熱又濕,不少人都覺得渾身不適,是心理作用嗎?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Oxford University and CUHK for Disaster and Medical Humanitarian Response)所長陳英凝表示,她與團隊曾研究本地住院和天氣資料,證實天氣因素(包括氣溫、濕度)與不同疾病入院率有密切關係。
雨天食物中毒入院率攀升
引致食物中毒的沙門氏菌在高溫下容易大量繁殖,增加感染風險,但未有很多研究分析它與其他天氣因素的關係。陳英凝與團隊在2018年發表了一個有關沙門氏菌住院率與溫度、濕度和降雨關係的研究,結果發現香港沙門氏菌發病率與天氣因素息息相關。陳英凝表示,當濕度高又下雨,感染沙門氏菌而食物中毒的入院率會攀升,氣溫30.5℃與13℃相比,相對風險高出逾6倍;相對濕度96%相比60%,相對風險約高出2倍;微量降雨(0.02毫米)與0降雨時比較,相對風險高1.3倍。
濕熱利產生致敏原 增氣管炎症
另一方面,很多人都知道低溫、乾燥天氣容易刺激氣管、誘發哮喘。但這些被認為在冬天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如哮喘、慢阻肺病(COPD)和肺炎,高溫和高濕度同樣有顯著影響。陳英凝與團隊於2016年研究發現,炎熱季節濕度上升,哮喘入院率也會增加。其中一個可能,是高溫潮濕環境有利於產生空氣傳播的致敏原,如花粉和真菌孢子,而黴菌、蟎蟲亦更容易生長;高溫也有利光解作用,產生引發哮喘的污染物臭氧。當空氣中有較高濃度的致敏原和污染物刺激氣管,就會增加氣管炎症。
「我們發現,在炎熱季節,如果當日平均溫度高於28℃,相對濕度高於82%,因肺炎入院的人有好明顯上升的趨勢。」陳英凝於2018年的研究發現,在高溫潮濕的日子,長者因肺炎入院的風險會明顯較高,而相比60至74歲,75歲或以上長者更高危;慢阻肺病則與高溫有較大關係。
室內要陰涼通風
陳英凝指,上述研究均針對住院人數來分析,「住院值得關注,因為用了社會資源,不止是個人的事」。如果知道氣溫、濕度改變會增加入院率,並避開相關風險,就可以減低資源消耗;另外減少入院對病人身心都會有正面影響。她希望大眾提升相關意識,「第一、要對自己健康風險有了解」;第二、留意環境風險,室內外環境都要考慮;室內宜保持陰涼、通風,和留意濕度;「雖然鼓勵多活動和運動,但都要考慮當天的溫度和濕度」,長者或長期病患做運動不要「搏到盡」。
生活習慣隨天氣改變
如何減低濕熱環境引起的不適?
「近年因為疫情關係,多了上網訂購食物,有否想過,在炎熱潮濕的日子,運送食物的過程安全嗎?食物送到家是否即時食用?有沒有立即放進雪櫃?」陳英凝指出,這都是需要考慮的食物安全。我們的生活習慣需要隨着氣候改變,舉例說,以往習慣奶茶喝一半,放在室溫過一段時間再喝,但如果天氣又熱又濕,奶茶會很容易變壞。
另外,夏天去行山、室外運動要小心,不止要留意高溫,污染物濃度、濕度高都有風險。陳英凝提醒,哮喘患者在上述環境下運動,要適時休息及留意身體狀况。她的研究團隊亦建議哮喘患者和老年人,在惡劣環境下應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可考慮使用除濕器和冷氣以保持較佳的室內溫度和濕度,避免暴露在炎熱、潮濕的環境中。
文:張淑媚、李欣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