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言自得:珍惜眼前人

文章日期:2022年08月15日

【明報專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出自《孔子家語》的古語,傳到現代,不知怎的變成了「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但意思卻沒有變,都是指善待父母須及時,要在他們健在時克盡孝道,否則時不我與,待到父母已歿,子女想供養父母盡孝而不可得,抱憾終生。

過去數十年,眼見不少親人和朋友都有「子欲養而親不待」之憾。父母在生時只覺兩老囉嗦、和時代脫節、不能與時並進、不懂年輕人心態等,不在意間和父母「保持距離」。有些則以為令父母衣食無缺,便已盡了孝道,卻忘了老人家最渴望是子女的關心。不少父母根本不需要亦不在乎子女金錢上的供養,卻因子女和他們疏離,對他們不假辭色,甚至愛理不理而鬱鬱不歡。事實上,盡孝不單是滿足父母物質上的需求,盡量抽空和他們見見面,打個電話,吃個晚飯,說些體貼關心話等精神慰藉,有時比物質更重要呢。

及時對父母、親人、朋友好一點,關心一點,是珍惜眼前人的表現。遇到心儀對象,不敢及時向對方表白,反而互相猜測對方心意,踟躕不前之下終於錯過一生,那也是不懂珍惜眼前人的苦果。晚唐大詩人杜牧作有《嘆花》一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傳說杜牧遊湖州,在江邊觀看競渡時遇上一年僅13歲(一說10歲)少女,一見驚為天人,遂與少女母親相約10年後迎娶少女為妾,然而因被調派到不同地方當官而蹉跎歲月,14年後獲任為湖州刺史才來踐約,豈料女子已嫁人3年,並且生了2名兒子。「蘇州過後」的杜牧有所失落,遂作此詩以自遣。杜牧雖有才,但出了名的好色,妻妾成群,而且見未成年女孩而心動,有戀童癖傾向,殊不可取。不過他的《嘆花》詩,卻時被後人引用,作為不懂珍惜眼前人,錯過了姻緣的例子。

身體力行 表達愛意

當了數十年兒科醫生,見慣了兒童病故,父母切膚之痛的情景。大家若以為父母對子女都是如珠如寶,錯過珍惜眼前人的遺憾,應該落不到他們身上,那是大錯特錯。我曾照顧過一名5歲女病童,入院時已是晚期癌症,全身許多器官都佈滿了癌細胞,治療已經無效,不出1個星期已不治。她的父母,尤其是母親,在女孩離世時傷心不已,哭喊着說對不起孩子。後來她告訴我,她有4個女兒,病童年紀最小。她夫婦倆都渴望有個兒子承繼香燈,懷着么女時滿懷希望,怎知又是好夢成空,所以對小女兒莫名的憎惡,對她的關愛遠不及她的3個姊姊。現在小女兒遽然逝去,她隱隱覺得是自己疏忽,以致察覺不到孩子患了癌症;又想起孩子聰明伶俐、聽教聽話等諸般好處,不由得自怨對孩子有所虧欠,以致傷心欲絕。

上述是較極端的例子,但不少正常父母,在失去孩子時都會自怨自艾,怨自己平時對孩子不夠好,以致終生抱恨。這是失去至親的正常傷逝反應,其實絕大部分父母對孩子都愛護有加,唯一不足之處,是一部分父母較含蓄保守,不常向孩子表達愛意。「珍惜眼前人」,除了要身體力行,可能還要包括表達你對他或她的珍惜呢!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